高中生科学研究是必须的吗?
曾经的美国大学本科申请,基本上以标化考试+课外活动为主。那个年代,大家除了一味的刷分外,就是各种刷课外活动。当年有各种打着名校和知名国际组织的活动,比如哈佛XXX青少年领袖峰会,联合国XXXX论坛。通过各种奇妙的安排,有些背景的孩子变成了这些峰会,论坛的主持人,演讲嘉宾等等。然后对于这些“高大上”经历大吹特吹。我们一向对于这种活动非常不感冒,所以也一向不推荐我们的学生在这些活动里投入时间和精力。
由于申请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些年内卷化已经扩展到新鲜的领域。见下图。
这个家长的困惑和问题其实非常典型。因为身处其中,所以反而发现了各种过于充沛的“任务”给孩子带来的身心影响,而一众尚未踏入江湖的家长,却在积极的寻找各种科研的机会和可能。有需求的地方,就有会供给。目前市面上提供这种服务的机构也越来越多,你家找来藤校的教授,我就可以安排中科院的研究员;你家声称争取协助指导孩子发论文,我家就保证可以发论文……然而这里面的坑有很多。
公允的来说,科研经历是有价值的,但是有几个前提条件需要满足。
1. 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科研
近些年来,美国每年全学术领域(理工+人文社科)统计的广口径Ph.D 的数量大约5万多名,这个数据多年基本保持稳定,有非常微弱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数据里面还包括大量的国际学生。这就意味着选择这条路径的人基本保持稳定的状态,只是人群中的一小部分。尽管博士阶段的科研和高中生的科研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无论是宏观或者微观层面,大致是类似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博士,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做科研。
2. 强大的前期准备
科学研究是有一定门槛的,不同学科的知识储备一定是必须的。刚刚学过AP Biology或者取得了5分的成绩,与可以进行一定的生物领域的实验差别极大。刚刚学过AP Psychology 也不意味着可以顺利的融入心理学研究。在一些定量而非定性的研究项目里,学生需要处理大量数据,那么对于一些计算机语言,特定数据处理程序,甚至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就至关重要。以Saga Smarts去年录取Yale大学的Z同学来说,她在11升12年级,拿到了非常顶尖的洛克菲勒医学院的暑期研究项目。然而这个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项目事实上主要的工作是编程和数据分析。基本上理工科领域的研究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项目会有很多。毕竟阅读材料,进行批判性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而论证,门槛相对低一点。但是即便这样,也有极大的阅读量要求。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刻,在汹涌而来的睡意与不知所云的书籍中,强忍着写下一些自己都怀疑到底是不是垃圾的文字,这是人文社科的研究者中常见的现象。
3. 学有余力
很多人忽略或者不愿意接受的一个事实就是其实科研应该是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的一个加分选项,而非必选项。如果课业压力已经非常大,标化考试中阅读难关迟迟难以突破,或者心理素质不够扎实,没法承担多任务并行,那么真的不适合额外的加码。
4. 机会成本
教育领域最大的成本是时间,而非金钱。本来可以用来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或者做些真正接地气有价值活动的时间,被用来统一的打上科研的标签,目的是为了脱颖而出,结果却成了千篇一律。极少有人会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如果对B学科感兴趣,由于研究经历加深了对于B领域的了解,这是好事。然而对A学科感兴趣,但是由于一段不好的研究经历,进而产生抵触甚至放弃A学科的可能不是没有。
可能会遇到的坑:
1. 教授
某些机构为了扩展研究领域的覆盖,向各个著名大学的教授广泛邮件筛选,基本上华裔姓氏的都会被骚扰一遍。不排除有些tenure在手,funding充足,且心地善良的教授愿意帮助广大高中生,但是学术界的内卷也很激烈。在tenure 道路上挣扎的青年教师,需要面对正常的本科生教学的工作,需要面对高悬头上的输出研究成果的压力,需要面对未来职称评定上的巨大压力;而拿到tenure的教授,也会面临不断申请各种funding的压力,尤其是生物医学领域……学术圈的内卷外界难以想象。这种情况下,教授的时间,精力都会受到很多的牵绊。得是多么小的概率,才能遇到一个骨骼清奇,人品出众,精力充沛,兼有大爱之心的师傅呢?不是为了钱,就是热爱。
2. 课题
课题的合理化选择是研究经历成败的核心要素,然而大多数情况下,这个课题定位基本由教授本人确定。职业是吃这碗饭的教授,脑洞之大,无奇不有,从多年的学术积累中随便挑选几个话题就足够高中生参与了。但是有些课题,难度较高,基本上高中生投入很多时间也没有取得什么进展,而有些课题又比较简单,最终取得了研究成果,也没有太多意义。这种现象在近些年来越来越热的丘成桐科学比赛中尤为突出。一个“恰当”的课题选择,才可以帮助学生既具备一定的难度和价值,以便通过评委的审核,又不至于太过艰深,而没有任何结果。如果仔细追根溯源国内一些青少年科技大赛的获奖选手,基本家里与学术圈关联非常紧密,要么父母或者近亲属,要么至亲好友,总之,在这些“得道”高手的提点和设计下,某些研究才能顺利产出有价值的成果。术业有专攻,总得让学术圈的内行有些竞争优势吧。下图显示的获奖者是一个小学生。
3. 论文
大多数学生和家长都希望以结果导向,那么科研的直接结果就是输出论文。然而仅仅写出来论文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预期,所以,越来越多的机构明示暗示可以发表,但是这里面的水更深了,对于大多数并非处在学术圈的家长理解成本极高。
论文发表一般可以在两个渠道:期刊或者会议。期刊理论上含金量高一些,但是审稿周期慢,审核相对严格,论文必须得是完整的作品,使得这个选项可遇而不可求。而会议论文反馈很快,审核相对宽松,且讲述一些正在进行的项目概念和方法都可以。所以,很多时候所谓发表,是这种会议论文。而如此知识爆炸的人类社会,其实各个学科领域内的会议非常非常多。
即便期刊论文难度更高,但是在学术,职称评定与论文发表挂钩的体制下,这个江湖早已存在。“版面费”“加急费”“评审费”各种费用名头众多。而各种正刊之外的增刊,甚至同一个刊号,刊名,类似装帧,同一个编辑部的野鸡版刊物。此外,我们也不用过分鄙视国内的这些操作。毕竟国外的月亮也不圆。生物领域的论文是容易灌水的重灾区。饶毅教授曾说,英国《Nature自然》杂志为了赚钱,近些年退出《Nature Communication》,《Cell细胞》杂志出版《Cell Reports》都以版面费牟利,而大量收到中国的投稿。
4. 借势与推荐信
不可否认,牛校教授在业内的地位和影响力。但是参与教授指导的课题,并不能够简单的给自己加分。就像和名人合了张影,并不代表有了名人的加持。至于推荐信,那更是镜花水月的事了。正常的教授给学生授课一个学期,可能都不一定能认全上课的学生,何况短短7-8周呢?由于学生看不到推荐信,所以无从去了解教授的评价。如果不是确定得到高度认可,那么推荐信说不定会起到反作用。这种例子太多了。美国一样是关系社会,碍于人情与面子,有时会有一些人情推荐信,但是其中的猫腻已经在写作者与审阅者之间达成默契。
5. 心态:Fear-Of-Missing-Out 担心错过+ 从众效应
股票市场每个阶段都会有涨幅喜人的公司也有跌落谷底的公司,但是难点在于,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去看,各种分析各种道理都非常靠谱,逻辑链完整,然而需要决策的当下,却有绝大多数人该错过的还是错过,该跳坑的还是跳坑。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参与了科研,所以我也一定不要错过。这两种心态的叠加,使得正常决策机制没法启动,一定会走弯路。
如何应对?
1. 冷静自我分析:兴趣+ 时间/精力+ 储备
越是信息爆炸的时刻,越需要冷静。是否参加科研项目,其实衡量的标准很简单。首先要看自己是否感兴趣,尽可能多的搜集相关的资料后,冷静的评估分析下是不是自己感兴趣或者可以培养出兴趣的领域;其次要合理预估自己的时间精力分配和其他可能的投入;最后要看,自己是否有足够精力去做好一些前期的准备,过程中的学习压力,以及后续的持续投入。如果以上3个因素,至少两个是YES的回答,那么可以尝试参与。
2. 科研是唯一的手段吗?
当然不是。有些学科天然不需要科研也可以取得很大的进展和提升,比如社会学,环保,人类学。与公平正义相关最容易结合的就是社会学领域的各种话题,那么除了学堂之内的理论探索和研究,也许投入时间去真正的关注到一些社会议题,以实际行动促进思考升级才是更有价值的。环保领域也是如此,你当然可以在实验室里分析水污染的数据,但是溯溪追源,绘制污染地图,通过政策和法律手段也可以实现环保的活动。皱眉凝视+喊口号也可以啊。
3. 招生官的视角
物以稀为贵。当绝大多数人群没有研究经历时,偶尔有这样经历的申请人就会显的很稀缺和独特。然而当大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经历时,科研本身就仅仅成为一个符号。换为思考,你是招生官,今天里你看到了5个做数据挖掘的,6个做人工智能的,7个做行为经济的,8个做女权的……后面还有一堆环境保护的,古典学的,历史的……大家经历大同小异,7-8周的课程,2-3周的论文……
如果把这个经历当做活动描述,那么它只是commonapp里10个活动的其中之一,且只有20个词左右的空间去描述。当然还会有人把它当做文书材料去创作,那么这个里面所需要的视角,立意,以及创新就更多了。否则枯燥,小众,细节的研究总会使对这个领域不熟悉的人难以共鸣甚至理解。讲故事的能力,不仅在于素材,更在于思路和组织。
4. 终极目的
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科研是群体焦虑裹挟下的被动选择。通过科研经历,显示自己对于相关领域的热爱,积累和成果。但是,科研不只是达成这个领域的唯一途径。生物,化学等学科,书本知识只是基础,需要在实际实验室环境下的探索,那么科研必要性很高。但是诸如历史,哲学,女权等学科,自己有足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完全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思考,实现提升。
每年都有参与了各种科研项目,“成果斐然”的学生申请结果并不好;也有没有科研经历,但是录取很好的学生。然而很多人没法区分清楚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甚至把各种幸存者偏差理解为广泛适用的概念。说白了,所谓的科研就是一个展示学生信息的侧面。重要的还是体现自己真实的兴趣和积累。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人的一生很长,特定阶段跑的快或者开始的早,并不一定意味着优势。我见过太多学生,也许浑浑噩噩的渡过了一段时光,但是但凡自己想明白想要什么,那么方向会逐渐清晰,步伐会逐渐加快,越走越远,越走越好。最重要的是焦虑会释放。当然,我也见过更多的学生,看似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却给自己织了一张大网,陷入其中而无法自拔。
能够选择美高美本的学生及其家庭,已经是中国整体收入阶层金字塔的上端部分了,他们已经成功的将经济特权转化为教育资源优势。但是在科学研究这个比拼天赋,才智,兴趣并且对于整个社会能够产生正面积极推动的领域,其实应该保留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