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nell 1

2019-2020 ED录取采访档案之Cornell S同学

从本期开始,我们陆续采访一些本申请季的学生和家长,希望他们的经历和故事对未来的学弟和学妹们有一些启发。 本期我们采访的是2019年年底提前录取Cornell康奈尔大学的S同学。是的,没错,我们同时有两位同学ED录取Cornell大学,除了S同学外,还有一位来自北京的Z同学,Z同学的采访后续也会放出,请大家持续关注。S同学来自杭州,在Georgia州一所私立寄宿中学就读。

S同学是我们长线指导的学生。向绝大多数高中生一样,S同学在整个高中过程中,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挫折,困难,也有纠结,迷茫和困惑。作为一个多愁善感的江南学子,S同学尤其遇到了更多的问题,但是一直努力寻找自己的方向。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标签来定义S同学,因为S同学既学编程,又搞戏剧,既打曲棍球,又玩无伴奏合唱…… 时不时还会来个情绪小崩溃,总之生活充满节奏感。 我们一直鼓励S同学淡定,放松,不要拿别人的模式来嵌套自己的成长,最终在我们的指导下,ED成功上岸,取得了非常漂亮的结果,生活充满喜和乐。 让我们一起听听S同学的故事。

 


Q:同学,你好!恭喜你收获Cornell University康奈尔大学的提前录取。和大家分享下放榜之前的经历吧?

如果要说放榜当天的经历话,其实特别好玩。康奈尔的放榜日和杜克、布朗和NYU是同一天,具体到当日的前后顺序为NYU→布朗→康奈尔&杜克,所以当天查ed结果的除了我还有四位同校的朋友。那天我和一个学妹在校外吃的晚饭。我对于录取结果其实有一定把握,一部分原因是我的前室友去年rd阶段收了康奈尔的offer,且我们申的都是工程学院,见证了她的申请过程后我对自己还是有一定的自信。开饭前听说了nyu和布朗的结果,朋友说就等你和杜克那边的消息了。实际上我连康奈尔确切的放榜时间都是在回校的路上杜克那位大兄弟告诉我的……

回到宿舍刚坐下就收到了Saga Smarts老师在微信里发来的“?”,我以为是来催文书的但后来证明老师真是来问ed结果的(对文书产生了ptsd)。为了做出最后的抵抗我打开了admission官网,看到结果后义正言辞地告诉老师我不写了,附加一张offer截图,随后满脑子滚动播放不用写文书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申请季戛然而止。虽然过去疯狂希望自己ed录取然后做最早那批上岸的人,但真正到来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澎湃激情,仿佛还没有十一年级收到夏校录取来得激动。不知道是自己心态变好了还只是单纯的自我感觉良好。总而言之,相比于前室友ed放榜时的仪式感满满,我内心平静却也确实笑出了声。

 

Q: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吧。

 

我是国内初三下学期出国,于春季入学美高九年级。一直就读于乔治亚州的一所私立高中,本地学生走读国际生住校,没有转校经历。于十年级接受Saga Smarts老师的指导。我性格在熟人面前比较跳脱,在外人面前会尽量保持一个稳重的形象。热爱衍生同人文学,动漫,优质综艺还有音乐剧。没有特别的学科兴趣,只能说相较于英语文学历史等文科类更擅长理科及社会科学。有时候想法多于实践,希望能改变这一点。

 

Q:方便和大家分享下你的文书故事吗?如何最终确定文书素材和写作思路的?

 

我的经历其实比较平淡,所以有关主文书的头脑风暴没有很一帆风顺。虽然全情投入的活动也有,但是很难挖掘出与众不同的经历。最后还是在Saga Smarts老师的细心留意下,抽丝剥茧出了最后的文书主题。

 

我的文书故事设计得很巧妙。在出国前后我家旁边新建了一个有关中美友谊的民间纪念馆,附近还有一名著名美国传教士的故居。寒暑假回国,我都会去纪念馆做志愿者,因此了解了很多馆长夫妇的经历,收集了很多中美之间的友好往来资料。Saga Smarts老师点出我学校所在的乔治亚洲前年为二战时期援华空军飞虎队老兵罗伯特尤金的举行了归葬,很多在美华人都参加了这个仪式,我也在当地的报纸和微信公众号上找到相关新闻。文书的雏形是Saga Smarts老师引导我将文书主线定在中美友谊纪念馆的志愿经历上,然后结合了感恩节等节日期间我在美国当地家庭的经历,升华当时的中美贸易战背景,提出了两国普通民众趋于友好关系的思考,最后造就了一篇漂亮的文章。

 

整个故事的可复制性很低,是一个很与众不同的经历,所以Saga Smarts老师和我对这篇文书都特别满意。

Q:为什么选择了Cornell大学?以及你考虑就读的专业是什么?为什么做出这个选择?

选择康奈尔大学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考虑到的肯定是她的工程学院对女生的友好和其强势的工程实力。我对大学的地理位置没有要求,甚至偏向于选择大城市以外的学校(可能是因为我的高中四年都在小镇上)。

 

我就读的是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这个选择有一部分是基于我两年的编程经历。因为我本身没有明显的偏科,坦率讲在选择专业上也没有什么执念。走工程方向也是考虑到工程对于基础知识的高要求。本科四年我希望自己能把底子打扎实,以此为基础去拓展更多的发展空间。再者工程的就业也比较理想,就打定主意选择工程了。

 

而且康奈尔的食堂特别优秀,至少短时间不会吃腻(flag立了,希望不要打脸)。

 

Q:可否总结下你的过去几年的求学经历?比如你的高中生活是怎样的?主要做了哪些课外活动?有哪些课程,研究经历,学习体验,暑期活动等等让你印象深刻?

 

我的高中生活是三年多平淡但不失乐趣的体验。小镇的环境将我完全置于热闹和快节奏之外。优良的校风让我几乎品味不到高中生之间的drama。

 

主要的在校课外活动有四年来从小小usher逐步晋升到student staff的theatre奋斗史;三年从JV到varsity的lacrosse;从tutor变为head coordinator的学生自营academic mentor program;女生新生宿舍的head prefect;两年在state tech fair的programming比赛;十一年级暑假在uc davis参加的cosmos夏校;president of Big Little Sister(一个女生宿舍间的联谊组织);学校阿卡贝拉社团的一员;十二年参加了机器人社分管marketing等等。

 

Theatre的经历不得不称为一部血泪史,尤其是最后一年整个staff group里我是唯一的upperclassman,带队的那段时间真的又爱又累。Uc davis的cosmos夏校让我看到了加州地区华裔学生的高水准。人外有人天外天。当时的助教是个非常优秀的在读生,并且大力推销uc davis,美国大学的教育资源真的是遍地开花。我夏校的cluster是introduc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基本上是涵盖了工程系freshman所要学习的部分内容,主要focus在mechanical engineering和aerospace engineering。期间教授和我们探讨过3D打印技术,可持续生产方面的相关课题,可再生能源的运用,空气动力学的入门知识等等。最后的个人presentation我拿了一个不错的评价(作为cluster里唯一的国际生,我站在台上表面冷静内心特别慌张……)。最后向助教要了封推荐信,我让他直接发给了我高中负责递送推荐信、成绩单等材料的老师,所以我没有读过他给我写的推荐信(啊好后悔好后悔,听说很多朋友都读过夏校教授写的推荐信)。

 

简单说一下申请cosmos夏校的经历吧。我记得申请时写了两篇文书,简单概括就是why cosmos/cluster。我本身就修过很多理科方面的课,同时对工程有很明确的方向性,所以这个cluster提供的资源和我的经历就很对口。夏校文书算是我写的第一篇严格意义上的申请文书,所以即便字数要求不多,Saga Smarts老师还是来来回回帮我改了好几稿。其实申请cosmos项目对加州地区外的学生很难,因为是加州政府拨款的公立夏校,实际上其每年只招收20位外州学生,这20个名额包括国际生。所以一开始Saga Smarts老师和我说不要有太高的预期,最后能够脱颖而出和Saga Smarts老师的指导有直接关系。

 

高中四年下来我修了10多门ap,9年级因为学校制度(加上我春季入学)没有ap课程供选择;11年级压力最大,那一年就修了5门。虽然过程有些血与泪,但最后除了English language拿了3(……没脸说没脸说),gpa和ap成绩都还算可爱。

Q:留学申请的整个过程中,你和Saga Smarts老师相处下来感受如何?对你的最大的指导或者帮助是什么?

 

Saga Smarts老师很耐心也很细心。而我是一个非常拖拉的人,不到最后一刻不动手的懒癌患者。幸好Saga Smarts老师比较温和,否则我有多少条命都不够削的。感谢Saga Smarts老师在文书催稿过程中的不杀之恩。一般是在微信上文字交流,当涉及到一些繁琐的话题时会用语音通话,要和Saga Smarts老师预约好时间。

 

多想多思考绝对是文书创作上的主线任务。文书方面(主文书例外)我和Saga Smarts老师的沟通模式基本可以概括为,我提出一个主题大纲,老师either否定这个方向or觉得可以展开,然后一稿(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最初几稿的修改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主题被推翻的情况(扣题不严密,展开后的效果不好等原因),但一旦主旨确定了后面的工作就会轻松些,基本上就是段落中个人经历的细化或者why school方面搜集更贴切的素材。虽然总结起来好像就这么回儿事,但写文书的痛可以是五花八门的。

 

一个很正确的决定是让我敲定下Cornell这个ed吧。之前对于ed的择校上我纠结过很久,Saga Smarts老师一直以来都推荐康奈尔作为我的首选,然而各种原因让我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肯向阳光大道低头(往事不堪回首只知当时年少)。事实证明最后还是回到了最初的起点,确定了康奈尔。除此之外就是文书方面的神来之笔了,我一开始觉得中美友谊纪念馆的志愿者经历其实蛮平淡的,因为毕竟是个民间纪念馆,涉及到的资源和社会影响力都比较有限。最后在Saga Smarts老师的指导下变得完整和生动,还是蛮惊喜的。(也有可能是我申请季写的文书真的太少了,还没有深刻体会到文书创作的疼痛教育…隔壁同学ed出结果前rd都写完了,我就真大胆到rd一个字都没动…)

 

Q:申请季如何应对压力和焦虑?你是如何处理的?整个申请季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我的压力集中在十一年级,简单概括就是自选课时就没想放过自己,近学期末有点玩脱了就求助了一下爸爸找了一个心理咨询师,连续三个周末找一个小时时间通过微信和对方聊聊天,从学业生活谈到(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的)情感话题。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我逐渐找回了那熟悉的(没心没肺的)快乐。得到的教训就是意识到我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然而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最大教训就是从不吸取教训)。十一年级算是在夹缝中生存吧,挑战了一下自己的抗压底线(后来发现真的蛮浅的),然后重新评估了自己。从gpa来看结局还不错,算是打出了一个happy ending。

 

最大的收获就是在与自己和解的方向上不懈努力吧。接纳自己的不尽如人意,然后走一条舒适度适中的路。尽量将可能会发生的事故(比如说心态失控)纳入一开始的风险评估里,抱着“生活中的一部分精力和时间就是拿来应付意外”这么一个观念去生活,就不会轻易对自己失望。

 

Q:入学之前你还有哪些计划?有什么给未来学弟学妹的建议吗?

 

老实说我特别不擅长制定计划,非常遗憾这个不足一直都没有补齐。

最多就是向前室友取取经,毕竟同一所大学同一个学院,此时不抱大腿更待何时。此外就是想在暑假找个自己感兴趣的实习(文娱方面是首选)。再者就是多读书吧,自己的阅读量好像除了必读课本外真的少的可怜。我甚至想去翻译一些英文的同人小说,但这个工作量蛮大的而且全凭一腔热血所以不确定。

 

对学弟学妹的建议是与其畅想未来无限可能的美好人生,不如从当下就将自己的生活过得有些滋味。有计划地多做些尝试总是没错的,即便是吃亏咱也早些吃,毕竟机会成本只会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此外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主观能动性或是主见,在成年前还是多听听父母的建议(前提是负责任的父母)。我个人喜欢不掺水分劈头盖脸的大实话,而这些话一般出自真正在意你的人。

 

Q:还有哪些意犹未尽想要表达的内容吗?

 

永远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所以适合自己的顾问老师很重要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