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ED录取采访档案之WUSTL
从本期开始,我们陆续采访一些本申请季的学生和家长,希望他们的经历和故事对未来的学弟和学妹们有一些启发。 本期我们采访了新近录取WUSTL的H同学。 H同学尽管在国内读高中,但是由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于美国时事掌握非常充分和到位,形成了自己扎实的理解。在我们的指导下,成功的摆脱了国内高中生特有的一些限制,斩获了WUSTL的极为特殊的Beyond Boundaries项目的录取。让我们一起来听听H同学的故事吧。
Q:同学,你好!恭喜你收获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华大圣路易斯的提前录取。和大家分享下放榜之前的经历吧?
谢谢!WashU是情人节那天一大早放的榜,前一天晚上就有朋友来找我让我明天实时汇报,结果我一觉睡到十点多自然醒,发现微信上好朋友和老师都在问,我就洗了个澡(为了录reaction video上镜整洁点),发现被录了就赶紧跟朋友老师汇报去了。感觉放榜之前那种紧张的心情我一点都没有,特平和,估计是周围人都把我的紧张分摊走了。
Q: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吧。
我是高中进入北京某公立学校国际部AP项目的,也就是那时候开始准备的出国留学。我自己的性格挺外向的,有时候闹闹哄哄的。平常喜欢唱歌,看剧,尤其喜欢写明信片给不在一起的朋友。学科兴趣更偏向社会科学,但是也对野生动物和环境感兴趣。能吃能睡,坚信快乐生活最重要。
Q:方便和大家分享下你的文书故事吗?如何最终确定文书素材和写作思路的?
我的文书讲的是我打小就喜欢看综艺和喜剧,并且还决定自己要当一个喜剧艺人。一开始我就是复述段子,后来我开始注意到一些文化上的差异,比如美国的那些stand up comedies尤其钟爱ZZ笑话;这种差异和不同也让我一直地在思考,开始慢慢学着讲自己的段子,用喜剧的方式处理一些生活中发生的小趣事甚至小事故,并且借着这点交朋友,也不断在学习、了解异国文化等等。
我的文书其实是RD截止前十天推翻重来之后产生的,因为之前的文书和整个人设我非常不满意,所以临时找到了Saga Smarts,和他重新梳理了一遍思路。填了Saga Smarts的基础信息三千问之后老师和我简单讨论了一下,发现抓着“笑”和“看喜剧”这两个点能梳理出来一条成长线,就决定用这个了。最开始的几稿还比较表面,更多的是讲我自己因为笑太大声被骂还有学着讲自己的段子,但是后来经过老师点拨,加了一个文化的角度进去,讲我自己对美国的风土人情逐渐有了更多了解并且和美国朋友们有的可聊,感觉这个点特别好。总体来说我真的很喜欢我的文书,因为这里面突出了我最大的爱好(看综艺,看各种shows)和我最大的性格特点——爱笑,爱逗别人笑。
Q:为什么选择了WUSTL大学?以及你考虑就读的专业是什么?为什么做出这个选择?
我选择的是WashU的Beyond Boundaries Program,这个项目官方给出来的适合学生群体是,希望运用跨学科甚至学院的知识去解决世界上一个问题的学生们,这个问题可以是老龄化,可以是全球气候问题
ED2选择WashU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个是WashU比起我其他的备选(Tufts,Bowdoin)更“稳定”和分控,招的学生数量也多,所以对我来说录取几率更大。一个是Beyond Boundaries Program我非常感兴趣,因为我并没有一个很具体的专业方向,而是一直在某几个专业之间摇摆不定,所以我觉得BB是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了解能对社会学科这些方面有个更方便的了解。还有一个就是WashU吃得香住得好,校园还漂亮,谁看谁心动啊!
Q:可否总结下你的过去几年的求学经历?比如你的高中生活是怎样的?主要做了哪些课外活动?有哪些课程,研究经历,学习体验,暑期活动等等让你印象深刻?
我从高一开始准备留学申请,其实也不算早的,但是优势在于一步一步进度都跟的上。我高一高二分别考了一次托福然后就算是分手了,之后SAT也是高二的10月和3月考了两次之后分手的,所以没花特别长的时间。高中GPA保持的也还可以,虽然我选的课并不是负担很重的那种;高二五门课程里我选了三门AP,但是负担都不重并且难度不太大(除了Language,我最后拿了个4)。所以我其实课余时间还比较充裕,而那些时间我就在课外活动,休息,复习课内还有标化中间分摊了。
课外活动并不是我简历里一个很加分的部分,因为我的活动没有特别明显的主线,而是有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有两个重点活动,第一个是坚持了三年的学校音乐剧。我们学校的国际部每年都会有一个大型的音乐剧,要排练四个多月,台前幕后总共会涉及快一百个同学。我从高一开始就参演,然后一直坚持到高三,虽然角色都不太大,但是我觉得这个活动的亮点在我花的时间,也算是一个个人特色。另一个是高二之后去了CIS(我没收钱,但是有兴趣的同学还是可以去搜搜,虽然公众号像个骗人的传销组织但其实选对了课就挺长知识的)项目学public policy。我这个课的教授特别好,虽然讲课的时间没有很长,但是全都非常Informative,收获特别多。他给我们讲关于水利工程,关于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给我们讲中日韩还有一些欧洲国家的老龄化……这个课也是我后来决定去beyond boundaries的一个主要原因。我最后拿的评级还不错,所以就去找他要了推荐信,写的特别好,我中了之后也赶紧给他写邮件来着。另外一个活动是Saga Smarts给我出的主意,把我看综艺看comedies这个爱好也算成了一项活动。感觉这个挺另辟蹊径的,但是也挺有趣的。
Q:留学申请的整个过程中,你和Saga Smarts相处下来感受如何?对你的最大的指导或者帮助是什么?
我感觉特别痛快,特通畅。虽然因为时差的缘故我和Saga Smarts没法一直沟通,但是我觉得效率还是高的吓人。Saga Smarts属于那种特别能一针见血的,提的建议都能直接到点上,并且讲的很明白应该朝着哪个方向改。但是,老师又不是替你做主的那种,而是给你留一些自己思考的空间,把这个点先明白之后用自己的方式讲述清楚,所以我觉得还挺舒服的。Saga Smarts给反馈的速度也很快,用邮件这么一来一往的一天里就能改很多地方。
最大的帮助可能是帮我打开思路了,因为有些东西我是之前绝对不敢那么写的,比如主文书里提到的文化差异,比如活动列表里说我喜欢看喜剧,再比如一些why school——用之前在哪看到的一句话形容,就是感觉大学申请的这些文章都有自己的套路,如果把这些套路还有招生官想看到的东西比喻成一个框框,那Saga Smarts鼓励你去写的文章就像是在框框里跳了一支舞。记忆深刻但是又不跑题。还有一点就是老师会催着你干活,这点其实想想挺好的,因为绝对不会拖延,能噼里啪啦的就把事情说清楚干好。
Q:申请季如何应对压力和焦虑?你是如何处理的?整个申请季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我觉得什么事情说出来就行,和家长说,和老师聊,和朋友说。甚至可以和家长说好,我说完这些糟心事之后啥都不用说,听着就行。我自己主要是和家长和朋友说,还有时不时给在上海的朋友写明信片,还有写日记,把心里想的东西都说出来,然后因为手写的速度肯定要慢一点,写完了也就想清楚了很多。另外就是我一直不看网上那个2020年申请的知乎问题,因为我之前看过一篇之后压力特大,知乎网友人均美本TOP20,就决定再也不看了。所以,我就是把火都撒出来,然后躲着这种我的压力源走,就会好很多。申请季其实是重新整理一下过去的十八九年里我的人生经历的过程,这个不断自我剖析的过程让我焦头烂额却成长了许多,因为你在不断问自己“什么最重要”。能去把自己公布给远在大洋彼岸的那些招生官,能透过一行行字去拍着胸脯告诉他们“这就是我,你们看着办”的这种自信和勇气,也是一个个龇牙咧嘴敲字的晚上慢慢拼起来的。
Q:入学之前你还有哪些计划?有什么给未来学弟学妹的建议吗?
本来的计划是用寒暑假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出国旅行,结果没想到新冠肺炎直接拍死这些。计划于是变成了学学二外,看看书,追追剧然后爆刷Trevor Noah(他太好笑了)。主要是想利用这段稍微清闲一点的时间看看书还有学学自己想学的、零碎一点的东西,也好好和父母待待,毕竟马上就要走了。
建议就是别慌,所有人都有学上(大学:钱还是要赚的)。但是确实要提前规划,提前下手,早早地就开始做school research吧,然后开始梳理文书思路,这样为后面的自己打点余地,也不会那么慌张地迎接申请季。只要想明白自己走的是什么样的申请风格线路,自己觉得尽全力了,也就没什么可后悔的了。
Q:还有哪些意犹未尽想要表达的内容吗?
没啥了……疫情面前,大家注意安全,健康平安,申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