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经验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EA,ED截止日期的临近,一种裹挟了焦虑,敏感,疑惑,纠结等等的情绪在很多家长和学生中弥散开来。由于一切需要长期积累的变量都无法短期改变,那么申请文书就成为家长和学生唯一能够使劲的地方了。由于经历过很多届申请指导,也目睹了众多的案例,更加重要的是成功的帮助很多学生申请到心仪的学校,所以,我愿意就目前这种焦虑的情况做下简单分析,以便帮助到更多的家长和学生。
通常进入10月份,绝大多数学生的申请文书都已经写好了,可能做的也是一些简简单单的修修补补。但是就在这么紧张的时间约束下,还是会有学生或者家长对于已经完成的工作产生怀疑,甚至返工。这种情况出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其必要性值得反复斟酌。对于家长来说,如何利用自己的经验来帮助到学生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以下结合我观察到的集中情形,简单分析下:
价值观的多元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千百年来科举取士,教化宣传在国人心目乃至DNA中的烙印。绝大多数华裔家长几乎完美的复制了这种思维模式,赶上改革开放后公派出国,以及90年代因私出国留学热潮的那批出国的家长,无疑例外的通过自己的学术积累改变了命运,他们对于学术的认同是深刻到血液里的;而大约同一时期的通过其他渠道来到美国的华裔家长,在艰辛的人生奋斗中,更加饱尝了文化知识相对匮乏的亏,所以更加强化了对学习的认同;而他们在国内的同龄人,多半也是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实现了阶层的跃迁,对于学习的认同更加深入骨髓。
人们都是基于个人的知识,经验,阅历等来划定自己的人生边界,这种因循过往的路径依赖本身尤其合理性,但是毕竟这种依赖也会带来非常强大的confirmation bias 确认偏见,当然可以简化理解为执念。尽管我们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时无刻不再被新鲜的观念冲击,但是绝大多数华裔家长对于子女教育,职业等方面的规划仍然有很多执念。“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其中之一。更可怕的是,华裔家长不仅自己认同,还试图强化其他族裔人群也认同这个观点。
但是在美国的时间越长,接触越多的美国人,了解这个社会谱系越全面,我发现,其实华裔家长的执念在美国很多领域行不通。很简单的一个例子:美国人并不崇尚数理化,也不膜拜数理化成绩高的人。每年各种学科竞赛拿奖的学生自然收获顶尖大学录取,是因为大学为了构成多元化的学生,一定会“掐尖”在数理化等领域顶尖人才,但是基于以上事实,便忽略其他领域的优秀学生,或者局限于这种狭窄领域的激烈竞争,都给无数学生家长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从职场上更加可以看出,美国的科学家,工程师,研究人员等绝大多数都是外国人,科技公司,研究机构大量依赖,用各种签证以及移民优惠吸引这部分人群,但是美国民众,社会并非对这部分人群高看一眼。诚然这部分人群教育程度高,收入好,但是又能如何呢?他们毕竟也只是这个社会运转机器中一个小的部分。
基于以上的分析,那么家长和学生有时过于强调自己的学术优势或者成就反而显得有点怪异。因为真正在学术领域有着骄人战绩的学生,往往不需要强调,简单的写在Honor部分的五个足够过硬的荣誉成就就足够吸引AO的目光了。相反,如果成就不是十分过硬,却反而过分强调,会造成尴尬的结果。所以,我的学生,如果这个成就方面不够过硬,反而我会建议他们去寻找在探索路径中的收获。
路径依赖
今年我看到的一个新闻非常有意思:北京市高考600分以上学生人数近万,导致学生填报志愿竞争极为激烈。985,211一校难求。而若干年前,北京高考分数的相对偏低曾是全国人民嘲笑的话题。仅仅几年间,这种情况发生了惊天的逆转,这背后其实是高考恢复之后,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一个极好的注脚。
这批家长基本上都是受益于高考的人群,在那个资源更加匮乏的年代,通过自己才智和努力赶上了这趟时代的班车,他们进入职场后也恰逢中国经济的腾飞,所以,即便不是大富大贵,富裕中产也是绝大概率,所以今天才有机会将子女送出国读书。身处一二线城市的家长更加赶上了房价的这波增长,带来了资产的不断增值。随着腰杆硬,底气足,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对于自己过往经历的过分强化认同。
尤其是部分本身是名校毕业的父母,对于名校情结更加强烈。同样一些科技公司,医院,高校等特定职场上的父母,也会根据自己同事的子女教育情况来对标自己的孩子。自媒体的蓬勃,新闻传播的本身局限性,也不断放大了一些所谓“成功”的案例。
“你一定要展现领导力!”——-“哈佛喜欢领导力强的学生。”
“你一定要对社会有贡献!”——“耶鲁喜欢关怀社会的学生。”
“你一定要展现创造力!”——–“斯坦福喜欢创造力强的学生。”
“你一定要体现毅力!”———“普林斯顿喜欢喜欢学术强的学生。”
这些意见听上去总是那么政治正确,逻辑也似乎完整。但是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空套这种观点,基本属于自杀。这种逻辑判断本身的疏漏非常非常多:1.家长毕竟只是道听途书了几个个案,就把这种个案推广到了因果关系,岂不知这里面不仅有幸存者偏差,还有以偏概全的问题;2.即便推理逻辑准确,那么就代表一定会是一条通路吗?难道斯坦福就不喜欢领导力强的学生了吗?难道耶鲁就不要创造力强的学生了吗? 3. 不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去空洞的套用某个特征,这就犯了最大的忌讳。
富裕阶级的局限
能够给子女准备的起4年的本科费用,甚至4年的高中费用,这部分家长的支付实力事实上已经排在了中国整体民众最靠前的一个部分了。他们是自我成就者,他们是幸运儿,他们中的大部分内心里也笃信社会达尔文主义。但是恰恰是这种位置也限制了他们的眼光。
潘石屹给孩子捐款进入哈佛的新闻不断刷新,与此同时,广袤的中国内部那些同样很有支付能力的家长也不在少数。步长药业的赵总只不过是被骗了,但是中国证券市场上3000多家上市公司背后的创始人,大股东,以及各个行业的隐形富豪,这个数量在我们的众多的人口基数上也并非绝对少数。他们有实力,并且也确实有人在捐款。只不过这些信息,绝大多数人并不会宣传,从而无法为外界所知。
富裕阶层的另外一个问题在于与真正的社会底层接触比较少。尽管会给子女安排支教,捐款,义工等活动,但是大多数孩子做这件事本身并非具有强烈的内心认同,更多的是一种“大学这么要求啊”或者“别人做,我也做啊”的心理态度。家长愿意投入巨资给孩子报培训班,安排各种“高大上”的课外活动,却没有经历和时间,将视角真正放到那些在我们身边被时代洪流裹挟,在命运颠沛流离中漂浮的需要关怀的个体。在美国,他们是非法移民的墨西哥女孩,单亲家庭的黑人男孩;在中国,他们是你的家政阿姨,菜场小贩,保安大叔……
爹还是爹,妈还是妈
在臧否了爹妈经验后,话说回来,有些爹妈的意见还是得听的。爹妈们走过的路,比孩子过的桥都多,吃的盐比孩子吃的饭都多。尽管在专业领域,他们可能不是很懂,也会犯错误,但是毕竟社会经验和阅历放在那里,有些建议和感受还是准确的。在如今,留学指导机构多如牛毛的年代,他们的眼光确实能在某些时刻,帮助子女避免一些弯路。而且,只有爹妈是真心诚意的为了子女好!
谨记这一点,也谢谢那些为了子女殚精竭虑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