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领进门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在留学申请领域也完全适用。经常会遇到一部分学生和家长询问我会提供给学生哪些方面的具体指导,当然在申请阶段的选校,文书,表格填写,面试这些必须的指导不用多说,我反而想强调在长期指导的过程中,顾问老师,家长以及学生的角色和作用。
我一直以来坚定的认为,好的录取结果一定是多方位的因素共同结果,且学生本人的因素占到了压倒性的作用。好的顾问既可以锦上添花,还可以雪中送炭,但是绝不可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因为美国顶尖大学的招生选拔机制本身就是一个相对严谨和全面的考查体系,会尽最大可能杜绝偶发因素的影响。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自己拆台打脸或者逃避责任,只是作为一个永远真诚面对内心和外部世界的人,我不想夸张顾问本身的作用,从而取悦或者误导家长以及学生。残酷的事实不太好听,但越早认清,反而越容易处理未来的挑战。
广泛探索
对于9,10年级的学生来说,我通常会强调广泛探索兴趣的重要性。毕竟年龄较小,阅历简单,对于不同领域和学科的接触有限,所以,孩子们本身并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或者适合做什么。那这个阶段的广泛探索就尤其重要。探索的方式有很多,但是都少不了精力允许以及身体力行。
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其实广泛探索是有一个隐含的前置条件的,那就是学有余力。有部分学生为了应付学校繁重的课业负担,或者家长为了给孩子学习助力,不停的安排各种补习,导致了原本有限的自由支配时间越发缩水,每天疲于应对各种常规的学校任务,直接造成了没有时间去做课业之外的事情,那么除非学习课程本身涉及的探索,深度和广度都足够,比如IB课程,否则都会相对比较局限。 AP考试门数并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在加州,纽约州,新泽西,麻省等华裔,印裔,韩裔聚居区,重视教育的传统导致了很多学生同时备考很多门AP的情况是特别特别常见的。我们当然承认8门AP 5分是很不错的学术表现,但是问题在于,这样的“优秀”学生数量太多了。同时,我会认为过分关注考试分数和数量的学生,本身并不算真正的学有余力或者勤奋,这只是一种战略思维比较懒惰下的战术勤奋罢了。
如果学生学有余力,有了珍贵的自由支配时间和意愿,进行探索的方式又会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我认为广泛探索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纯学术+ 感兴趣的课外活动。
学术探索:
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常规的学术领域的探索会比较循规蹈矩,外人看来可能比较无聊和沉闷,然而这就是做学问的本质。除了wiki以及google的基础信息搜集外,一旦深入想要了解某个领域或者学科,那么教科书,领域内公认书籍,公开课,甚至论文就是你去全面探索这个学科的资料了。当然理工科的探索,会有一些区别,比如加入了一些需要动手参与的实验或项目。
不同学科领域的探索,方式会有一定的区别。哲学领域的探索,除了阅读经典著作和反复思考分析外,没有特别有效的其他方式;计算机领域的探索,除了编程外,没有替代的方法;社会学的探索,除了选题的立意外,田野调查会稍微有些意思;而数学,物理类理论学科的探索,基本上是一个纯思维过程。当然探索过程还会有一个内部隐含的前置知识要求,比如那些感兴趣金融工程的学生,至少得把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等数学领域的基础课程学习完成之后,才有可能将各种数学工具在金融领域的全面的应用与背后的逻辑关联理解清楚;比如喜欢历史的同学,至少得对自己感兴趣的特定时代或者地域的大量资料的阅读,才逐渐会体会到不同观点和思路的冲撞,而不会限于琐碎的历史碎片细节。
各种学科领域内基础或者经典资料的阅读必不可少,而之后的思考和分析更为重要。值得庆幸的是互联网时代的丰富的公开课资源,无论是coursera还是其他平台上,都有各个学科领域丰富的课程资源。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种需要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执行,需要高度的自律以及比较强的动机,否则经常出现的结果就是虎头蛇尾。
活动探索:
有的学生喜欢辩论,那么基本上平时时间都会用来进行各种辩论赛的准备;有的学生喜欢音乐,那么大部分时间,都会投入乐团的演出,或者自己训练;有的学生喜欢游泳,棒球,跑步,那么毫无疑问竞技类的体育运动也会大量的占用时间。这些活动,如果本身感兴趣,那么积极投入深入参与,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学生不满足或者对这些常规活动不是那么感兴趣时,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自己兴趣的拓展。这其中最重要的第一条就是不断打破自己的边界。
对于寄宿美高的学生来说,这个边界通常由于学校管理严格而很难打破,只能尽量利用校园里的机会。然而还是有学生成功打破过。比如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所在地区地方自治事宜,通过无数次的方案设计,会议讨论等程序,成功的争取到一笔资金,建立了所在地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为挽救那些被毒品和酒精毒害的青少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外,假期可以用来考察各种各样的博物馆,深度发掘逐步消失的方言,超远距离的徒步或者骑行,拍摄不同主题的建筑物或者人群,关怀关注性少数群体…… 这个里面的活动其实我根本没法列举或者推荐,当然我会告诉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应该如何具体的排雷,避免入坑风险。
在全面的呵护下,很多学生都是父母的乖宝宝,这样的过分保护,导致了学生失去了很多原本可以深入接触丰富的大千世界的机会。这种过分保护还有一个逻辑漏洞:每一次面临选择时,最后总选了相对稳妥的那个选项,这条路径逐渐积累,最终就是收获一个安全稳定但平淡无奇的结果。不可能要求从来都是风险厌恶的选择最后输出惊人的回报,你一定得在某个阶段或者过程承担风险,才可以获取更大回报的机会。
深入聚焦
进入10年级末期后,我会建议学生根据之前积累的不同领域的探索,逐步收缩战线,聚焦关键战役,毕竟时间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聚焦可以取得更加深入的结果。当然这个过程中面临的新的挑战和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比如参与竞赛的学生,此时应该集中精力在选拔程度比较高的比赛中取得好的名次;11升12年级可以根据之前的积累,选择申请那些高选拔的夏校,或者类似的研究机会;之前如果已经开始的项目,比赛或者论文,这些也都应该争取逐步收关。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是聚焦的唯一途径,比如你人类学的研究课题在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后,一次更加深入的田野考察也是完全可以的。
但是我更加希望强调的是过程,毕竟不是每一次付出都会收获相匹配的回报。也许种种原因,比赛并没有取得好的排名,论文并未被接受,夏校申请失败,或者是研究机会被拒绝……这些其实反而是生活的常态。但是所有真心的付出并非一无所有,你对相关领域的知识积累,深入思考,心得体会,都会在不同的环节和地方全面的体现出来,并且最终转化成为你的优势。
这里恰好牵扯到我指导学生申请时的一个策略叫做二阶思维。比如你最大的成就和荣誉以及背后相关的经历通常都明显的不言而喻,那么此时继续过分强调这些故事,并没有带来新的信息含量。所以,如何巧妙并且更加高效的展示自己的优势,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差异,而这些通常都源于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领域的扎实且深入的思考。
顾问作用
我一直认为并且奉行的原则是适度干预,所以对于学生不会过分干涉。读书,学习说到底都是自己的事,不能也不应该把这种前进的动力寄托于老师的频繁鼓励或者苛责之下。尽管我了解留学申请的细节,不同院校的特点,大学对于学生的预期,但是回归到每个学生个体的成长之上,我也每一次都面临新的问题。我有丰富的经验以及大量的案例,所以建立了对于常见的不同路径的见解,但是毕竟我反对复制前人的路径,所以走出自己独特的路线是每年都会遇到全新的话题,那在这个新的方向和领域,我可以保证方向,策略,目标的把握肯定没问题,但是具体的执行以及效果,得靠学生自己。
在具体的探索中,有点像指引沙漠中行进的旅人。学生在浩瀚沙漠中行进,但是我能告诉学生,不要往南走,因为南方有沙尘暴,不要往西边,因为西边情况更加复杂,也不能往东,东边可能有个陷阱,最好的方案在现阶段就是往北行进。学生按照计划行进,遇到一片绿洲,补充了水分和给养后,恢复了许多。同时,绿洲里的大树提供给了学生一个更高的支点去远望前方的路途。当然不能停留在这片绿洲,我们还需要前行,但是接下来在往哪个方向具体行进以便接近目标,我们仍然要摸索。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这句话是我非常信奉的一个金句,它也代表了我指导学生的策略和方法。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路径都是独特的,尽管我可以帮助他、她少走一些弯路,跳过一些深坑,但是我们无法避免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每当这个时候,我会鼓励学生扎实心态,落实努力,同时积极的思考,因为每一个危机或者问题的解决之后,都会是一个新的旅程或者成长。就像中国在基础建设领域被称为“基建狂魔”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这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