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ing lagging factors

领先指标和落后指标

前段时间看到硅谷王川老师的思考,并一路循迹了解到了一个很有思考深度的作家Luca Dellanna以及他的新书《The Power of Adaptation适应的力量》。二位大牛对于领先指标leading indicator 以及落后指标lagging indicator的描述非常有意思。下面的内容(蓝色)部分来自王川老师,我补充了一些细节。

  • 很多人关注的指标,恰恰是落后指标。
  • 比如媒体行业,点击率/转发率,爆炸性的标题党等都属于落后指标,而文章的深度,视野,选题的角度,长期稳定的信息产出,这些都属于领先指标。  仔细思考这个现象很好玩,单纯追求点击率,转发率,不仅孵化了刷量的公司,还使得很多自媒体过分关注诸如耸人听闻的标题等雕虫小技,最后的结果要么是骗投资人和客户,要么就是不小心把自己玩死了。
  • 比如互联网SNS行业,用户停留时长,粘性等就是落后指标,而用户真实体验以及需求就是领先指标。微信张小龙在分享时,明确说微信不把做多用户停留时长作为产品评价标准,这在一众恨不得不让用户意识到时间流逝的产品中,简直是清流。
  • 做生意时,每一单赚多少钱,产品营销策略属于落后指标,而建立起各方面长期的竞争优势,比如品牌,客户网络,产品创新等等属于领先指标。这个领域最好玩的例子就是段永平前段时间在斯坦福大学的讲座。段老板说:“很多人经常做一些明知是错的事情,是因为抵挡不了短期利益的诱惑。举例,OPPO/vivo的Stop Doing List:没有销售部(因为不需要谈生意);不单独和客户谈价钱(所有客户一个价,省了双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10年20年加起来很恐怖啊);不代工(代工的产品没有大的差异化,很难有利润);没有有息贷款(永远不会倒在资金链断裂上。芒格说知道自己会在哪里死去就不去哪里,多数企业垮掉都是因为借了太多钱了。)”
  • 做投资,关心某一笔交易的回报利润,研究预测市场的涨跌属于落后指标。建立起相对于普通人较大的全方位的结构性的信息优势,属于领先指标。无论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严谨的逻辑分析,挑选合适的标的物,选择恰当的机会进入,在波动时期稳定的情绪,都会带来巨大的回报。股神巴菲特的投资哲学有时简单粗暴的令人惊奇,但是确实能够穿越牛熊周期。
  • 申请大学时,GPA,标化考试,AP门数,课外活动数量,夏校等等都是落后指标。学习能力,自我驱动能力,好奇心,成熟的心态等就是领先指标。我反复强调不要在同校环境中,把自己孩子和学长学姐纵向对比,因为毕竟外界能够了解到的指标不仅是片面的,而且还是落后指标。而无法肉眼获取,或者道听途说的内核如学习方法,习惯等才是领先指标。

只是提到领先和落后指标就不得不涉及目标导向和过程导向。因为“落后指标”本质上是目标导向,而“领先指标”属于过程导向。在很多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被教育要树立一个很高的目标,并且以高标准严要求来约束自己,这样高目标的设定潜台词还包括即便达不到最高目标,稍微落后一点也不至于太差这样的思考。基于这样的思考模式,很多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仔细区分会发现,有些事情设定目标后,确实可以达到,而有些事情却不一定。

比如减肥,设定了3个月内减去10公斤的目标,那么相应的饮食摄入和运动强度和频率的投入很容易做出计划来,按部就班执行,目标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实现。但是对于升学这件事来说,设定目标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太多用处。A学长成功进入了BROWN,于是综合对比后,我们按照A学长的路径给自己设定目标BROWN,严格的按照学术,课外活动,考试,竞赛等模式复制了A学长的学习路径,但是结果多半是无法达到。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其实目标导向通常都适合于规模,时间,精力投入,复杂性相对有限的战术目标,而对于规模比较大,时间比较长,复杂性比较高,以及动态变化的战略定位及目标,目标导向就很难起到作用了,相反此时,动态的过程导向便会体现出来优势。

 

王川老师说,常常想把目标导向的习惯,代入到对战略的追求上,然后不断被现实打脸。因为目标导向的风格,用于对战略的追求,使用的是错误的评测标准。因为你心中一直想的是一个捷径,直逼想象中的战略目标,所以你一直把现实和想象目标的直线距离,作为评测进展的指标,并用来感动麻醉自己。同时因为忽略在其它方面全方位打基础的工作,会出现一种,总是想靠近战略目标,却总是无法接近的深深挫折感。

因为,目标导向的第一个误区在于,你追求的目标,可能只是全部客观现实的冰山一角。看得到的目标背后,有成体系的一大堆东西,需要你把基础打好,体系建设好,才能够真正获得。你以为走一条捷径,唾手可得的东西;实际上是需要编织一个密集的网络,基础打好后,自然落网的。结合升学来说,学习能力,习惯,做事的态度,方法,以及抗挫折能力等,这些都是基础性设施infrastructure。没有这些作为基础体系,很难构建更好的成就。

 

目标导向的第二个误区,在于环境是迅速变化的。所有目标导向的行为,都是依靠对过去经验的拟合与简化后的捷径。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过去的经验和捷径迅速失效。结合升学来说,大环境变化到没有这么快,但是微观环境的变化是十分迅速的。  B 学长凭借音乐特长进入了CORNELL,那么下一届学弟学妹也和B学长一样的音乐特长,甚至音乐夏令营,也同样申请CORNELL,很可能就失败了。因为B学长走过的那条通路,很可能在他顺利走过后,这个微观环境就变化了。

 

成功进入优质甚至顶尖大学看上去像是一个很具体的战术目标,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人们才会发现,这个目标背后蕴含的自我提升和成长,才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战略目标,需要的恰恰是过程导向。在过程中,需要适度放松对于某些KPI的执念,但是应该更加关注,理解,并思考各种表象KPI背后所反映的真实需求和取向。容忍不确定性,容忍模糊性,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让自己可以持续地,全方位成体系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按照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模式去摸索去夯实基础。如我之前在公众号的《高密度申请人》一文中描述的,不断提升自己的密度,最终,预期的战略目标会水到渠成的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经常自我提问:

  • 我是不是又学到了新的的知识,思维框架和方法论?掌握并利用好了新的资源?
  • 我是不是又发现了自己的缺点,误区,盲点?是不是改进了自己暴露的问题?
  • 我是不是更加坚强,更加反脆弱?

 

最让人容易遵从目标导向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就是具体的目标相对容易设定,比如考试分数,这个是最容易实现的。其次,目标导向会带来很快的收益,并且这种收益可以预见。过程导向的行为,很长时间都在夯实基础,很可能短期之内看不到任何收益。但是一旦到收获阶段,目标导向的收益是有上限的,和之前投入的时间精力线性相关,而过程导向的收益很可能与投入的时间精力呈指数相关。信心,耐心是这个过程中非常稀缺的。

 

王川老师最后引述说,“如果你专注于成果,你永远无法改变;如果你专注于改变,你会得到成果” (Ifyou focus on results, you will never change; If you focus on change, you willget results).  专注于过程导向来改变自己,你终将获得超越预期和想象的结果。

我们做的每一个或大或小的选择在或远或近的未来某一时刻会影响或者改变了自己或者他人的轨迹。对于美好未来的追求是每一个人的梦想,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清楚客观世界的真实需求,而不要被各种自己脑海中设立出来的表象目标限制。就在ED2出结果前,有人彻夜期盼,当然也有人选择主动放弃。我对于我的学生的主动放弃表示百分百的理解和支持,甚至我很早便遇见了这种情形。对于这种重要时刻的抉择,我相信他们都经历了深刻的思考和权衡,这个决定不仅是尊重学校的规则,更是忠于自己的内心选择。一切的放弃都是为了更好的收获。除了这些主动放弃的人之外,最近也有人如愿的收获了比较少见的大学的likely letter,被筛选进入全美非常顶级的奖学金面试或者拿到了心仪夏校项目的offer。但是如我所说,其实一切所谓成就或者目标实现之后,更加重要的是反思自己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还有哪些可以优化,不负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