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挑学生吗?
忙完申请季,有空和部分家长接触,解答一下大家关心的问题。惊奇的发现,部分家长对于我“挑选”学生的说法理解有所偏差,进而失去了进一步沟通的机会。正好借这个机会总结下我辅导学生的标准,以及多年来指导学生申请所积累的观察。
我挑学生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要厘清出“挑”这个字的定义。我认为所谓“挑”其实更准确的定义是时间精力约束下的匹配。留学申请指导是一个非常个性化,很难规模化的行业,很大程度依赖于指导老师的经验,判断,时间精力等因素,而在各种有限的条件约束下,能指导的学生数量有一定限制。由于申请结果,历史记录,以及口碑等共同因素,也承蒙家长厚爱,我可以接触到比较多的意向家长,所以有时,必须无奈的拒绝一些家长,这也造成了彼此之间的误解。其实,最核心的因素就是时间精力有限。
所谓“挑选”学生,在我看来基本上大致分为两个类别:
1. 各方面实力出众,积累扎实,想要冲击顶尖学校的学生;
2. 坦然接受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心态平和的学生;
第一个类别的学生很好理解,这部分学生是各个留学指导机构奋力争抢的人群,因为他们最容易出好结果,进而实现很好的市场推广宣传效果。对于这部分学生,我筛选的标准还是比较高的,通常学生要至少在一个有良好升学传统的优质高中,选课基本穷尽所在环境最高难度课程,同时成绩至少在年级前5%,标化考试等分数更不用说了,课外活动不仅数量有要求,此外质量是更加看重的因素。竞赛成绩,研究经历,或者其他深入的学术领域的投入以及收获,甚至暑期之间的安排都会成为考量加分因素。然而对于这一众指标的认知,确实经常带来差异化的判断。准确的自我判断与客观认知的差距有时很难调和,于是婉言谢绝是最省事的方法。
第二类学生的甄别,其实反而标准没有设定那么严苛,反而采取先到先得的方式。有部分家长和学生很早的表达了成熟的升学理念,一切似乎都相对顺理成章。比如我每年都会指导几个成绩或者各个方面非常平常,甚至有硬伤的学生,让人开心的是,往往会有令人惊喜的结果出现。
多年的留学指导经验,使我不仅帮助这些学生完成了本科申请,甚至帮助他们完成了研究生院的申请。也目睹了他们后续的求职,甚至工作,家庭的建立和发展。我也总结了多年观察以来,申请到顶尖学校同时长线发展的比较好的学生的特点:
1. 学习能力扎实
这是所有指标的基石。除非有特别特殊的客观原因,在中学期间学业出现问题,或者学业表面没有出现问题,但是原因是基于大量的补课,超量的预习或过分时间投入等方式的学生,其实在学术领域的长线发展都比较受限。讲一句可能得罪玻璃心的话就是,如果连日常学习都不能应付的得心应手,那么怎么可能面对更高的挑战?
学习能力最简单直接的指标是学术成绩,但是这不意味着一切。学习能力还包括很多理解掌握新鲜知识,合理应用,甚至反思等复杂的思维过程。我确实见过在某些科目领域成绩不佳,但是在自己擅长领域极为出众的学生,这也算是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尽管有点偏科。
面对成功案例的解读,有些时候,部分家长和学生的理解其实因果倒置。比如H同学录取了YALE,同时完成了15门AP课程及考试,那么并非15门AP这个因素导致了YALE的录取,相反,是H同学背后的强大的学习动机和能力,使得YALE识别出来这个学生符合它们的预期和价值观,从而取得了录取。盲目的追求模仿,其实反而本末倒置。
2. 强烈好奇心和兴趣
勤劳肯干,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点,但是这个指标在我看来却并不代表着优秀。美国顶尖院校喜欢的是那些有强烈好奇心或者兴趣的学生,而这些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超人的投入和忘我的付出,其实少了很多我们传统中国文化定义的“吃苦”等特征,相反他们自我很享受其中。我经常会问我的学生:你对什么感兴趣?你在这个感兴趣的领域做了哪些准备和投入?这两个问题有时不太好回答,那么倒也能理解,但是最不能让人理解的就是一方面感慨自己没有发现特别好奇的领域,另一方面却拒绝各种机会或尝试去拓展自己的边界,反而局限在自己设定的框里反复感慨。其实很多人不明白,恰恰是年轻时的信马由缰无拘无束的探索确定了自己人到中年时的边界。
当然每个人都会有点自己独特的癖好,但是如何将自己的表面兴趣发展成为严肃的追求,这个就是进一步区分人群的重要指标了,即这里就是所谓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的定义。由于探案美剧的发展,有学生对于法医科学产生了兴趣,但是那么多技术检验都是需要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铺垫的,一味的猎奇而忽视对于基础学科的扎实学习,并不是真正的好奇心。老练的AO几眼就可以看出浮光掠影的凑数与扎实深入的积累的差异。
互联网时代有效的降低了学习的门槛,如果真心对一个领域感兴趣,那么有无数的资源可以深入去学习和探索。这里又会涉及一个鸡和蛋的悖论,有人经常感慨没有合适的专业人士或者教授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探索,其实我觉得他们的诉求更准确的定义可能是没有合适的专业人士来具体告诉他们应该每一步应该做什么,或者更加具体如何去做,以及怎么做。但是这个问题背后隐含着一个潜在的假设,那就是应该有人给自己设定好一条通路,自己只管执行即可。就像很多人的努力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比拼天赋一样,很多人的前置积累还远远没有达到需要有专业人士帮助自己完善研究路径。当你真正的做好了积累的准备之后,你往往会发现,机会会不经意的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因为已经有实力去捕捉它们了。
3. 适度的自驱力
自驱力和上面的提到的好奇心和兴趣有一定关联,但是幸运的找到自己的兴趣领域的人毕竟是少数。作为暂时没有兴趣点的芸芸众生之一,每一个人一定会遇到自己不熟悉,不擅长,不愿意做的事情,但是有时必须通过强大的驱力来推动自己做那些自己可能内心拒绝的事物。有些时候,我在和家长沟通时,能够隐约体会到家长预期将孩子交给顾问后,基本自己可以让渡一定的责任,让指导老师从此督促学生,但是从现实角度来看,只有那些有自驱力的学生最终可以取得优异的结果,而不是那些需要第三方在背后天天举着小鞭子抽打,或者定期需要打鸡血以续命的人。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代替不了当事人。当然,对于那些非常有动力的学生,在他们遇到挫折和障碍时,我也会适度的鼓励甚至打鸡血,但是任何手段都会产生边际效应递减,所以,自我驱动永远是第一位的。
家长经常误传顶尖学校比如藤校的学业压力极大,经常有退学或者自杀的,其实这些大部分是误解。以我所深入了解的若干所顶尖学校来说,本科生的毕业要求其实非常的低,在这里不提供具体信息,但是能够告诉大家的是,如果顺利经过选拔进入了学校,不能正常毕业其实反而概率比较低。那么学业压力和极端的情况的本身其实都是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预期,以及来自同辈的压力。
4. 有主见,同时听得进意见
我接触学生时,最大的担心在于学生自己对于自己,对于未来,对于学业没有任何的思考和准备。有些人会将繁忙的学习作为借口,挡开一切更加抽象,更加不确定的问题,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把自己不断的陷入泯然众人的境地。对于物理感兴趣的人,也许最终没有拿到物理竞赛的优秀成绩,但是在物理研究的领域取得了成就。喜欢社会学的同学,也许不断向父母解释自己毕业后可以养活自己,但是仍然兴奋的拥抱那一次次田野调查……
当然主见本身是好事,可是对于合理的意见接纳也是成熟的重要标志。我也曾见过纠结局限于自己小圈子的学生,在周遭一切都亮起红灯时,仍然忘我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并且拒绝一切外界意见。我可以理解这种最后救命稻草的选择,但是不能理性的分辨有价值的建议,纠结于自己给自己营造的虚拟幻境,一定会面对现实的残酷。
5. 乐观
乐观这个指标在近些年来越发的体现出价值。所有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一次考试的不理想,一次运动带来的受伤,竞赛成绩不理想,研究经历不顺利,顶尖夏校申请失败,和同学产生冲突,和老师关系不睦……各种各样的挫折困难层出不穷,这一切都是成长路上必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各种挑战练就的乐观,开朗,积极的心态才是最有效的工具。从申请结果上看,似乎每个成功斩获顶尖大学Offer的学生成长之路都一帆风顺,但是当他们接纳你进入他们内心的隐秘世界,你会发现其实他们承担了更多的痛苦和失落,因为他们面对的挑战和困难更多,在那个层级的竞争,失败和挫折其实是生活的常态。
6. 家长和学生没有强烈名校情结
有一个很好玩的现象就是,通常越没有名校情结牵绊的家庭,越容易收获顶尖名校的Offer。其实背后很好理解,在高水平竞技的赛场上,越是心态放松的运动员,越容易发挥出高水平。参考中国著名短跑运动员,背负了太多人的期待,反而因伤弃赛。我曾问过不同顶尖的学校的中美学生,大家本身当然都非常优秀,但是在聊天时,无一例外的不感慨,其实当时根本没有预期到自己能够拿到顶尖大学的录取,甚至有人在入校后,还经常怀疑是不是大学真搞错了。
所在学校的学长和学姐的申请结果是家长和学生最容易参考的结果,并且不自觉的开始根据排名,成绩等指标,对照自己进行各种分析。人们都习惯于以自己的熟悉环境作为判断标尺,通过前人的事迹或者成就来分析预测自己的未来,但是事实上这种分析和预测非常不靠谱。比如北京四中有一年DUKE大学同时录取了6个学生,但是紧接着下一年只录取了2个;实验中学有一年哈佛同时录取了3个学生,那么接下来仍然会有这么多名额吗?在这场全球化的竞争中,变量远远超过了身边环境所呈现的因素。秉承开放的心态,放弃强烈的名校情结反而容易发挥真实水平。
7. 家长合理介入
越是成熟的学生,需要家长的干预越少。相反,那些事事家长代劳的学生基本被这种模式限制住了手脚。成长的路上,无论是小到买机票,订酒店,大到假期安排以及课程选择,孩子终将自己面对这些选择,并承担选择带来的结果。从挫折中学习,从失落中崛起,甚至从痛苦中涅槃,都是一个人所必须独立经历和承受的。家长出于各种考虑过分介入的结果就是培养出一个个巨婴。
名校情结是大多数人患得患失的梦,情深似海的依赖,他们不愿自己是可有可无的人,成为早已过时的旧爱。这个倒也正常,每个人都有对于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但是真正实现名校的梦想,远远不是向中国高考一样,学习成绩好那么简单。即便你努力拼搏,赢得了所在学校的第一名,那么每年全美还有近3万个中学的第一名和你一起竞争。这里当然包括了小型学校一届只有50个学生的第一名,以及大型公立学校动辄好几百甚至上千人的排名第一。第一名也许是一种执念,但是第一梯队是一个更加现实的目标。然而,当你用尽力气进入第一梯队后,只是达到了基本要求,因为这只证明了你刚刚达到前文所述的第一条:扎实的学术能力。后面还有更多的关卡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