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文书的信息编码与解码
此图为Google对于information这个单词的解释。这个解释比较简洁,但是清晰的表达了信息这个词汇的重要基础含义:1.关于事物或者人的事实,2.特定安排或者一定顺序事情的呈现。
被称为“信息论”之父的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最关心的是“考虑怎样在一个有噪声的信道上最高效率地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这一点同样作用于大学申请。
最近几天有很多家长诚恳的希望我对正处于申请季的孩子的文章,提供一些点评,在衡量了我的工作优先安排后,我还是愿意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做这件事情的,毕竟申请季的家长和孩子们非常焦虑和无助。同时,万一可以帮到学生的话,也会很好。当然做出这样的评价很有风险,因为我并不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背景经历和成长故事,只能从有限的信息中去判断,所以我也会事先声明我的担心和限制。
每一个学生在面临写文书时,都会遇到一个信息的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自己心目或者脑海中的自我形象——笔下展示出来的形象—– AO 解码后理解的形象。假设这个过程每个环节有80%的信息衰减,那么仅仅2个环节后,只有大约60%的信息成功的得到了传达。这种情况在看到的若干文书中,屡见不鲜。甚至有些时候,信息衰减的程度远高于80%。
综合阅读了一些文章后,还是发现了很多共性的问题。正好在这里简单讲解下,以便方便更多的学生和家长。
1. 对于文书主题的选择和把握出现问题
动笔之前的这种选择其实是最困难的,因为一旦选定话题或者主题,反而写作就容易了。有时候,确定不写什么,反而比确定写什么要困难的多。
- 对于那种有明显成就或者特征的孩子来说,这个问题似乎容易点,因为无非两种选择:a) 描述自己最明显的成就或者特征:
i. pros: 发力描述自己最突出的特征可以继续强化AO对于自己的印象,可以叙述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ii. cons: 但是很多时候这种成就已经通过honor 荣誉奖项,或者课外活动描述自我说明了,所以并不一定非要浓墨重彩的描述,浪费有限的展示空间。
b) 不描述自己最明显的成就或者特征:
i. pros:避免重复提醒AO自己已经充分自我展示出来的信息;可以去将笔墨着眼于更加丰富的可能性;
ii. cons: 排除这个话题后,是否有有价值,有分量,有内涵,有外延的替代素材。
我恰好有两个完美的例子分别对应以上的A,B 两种情况。两个女孩,同一个中学的学姐学妹,恰好两人都在象棋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然其他方面两人还有很多差异。对于学姐,仔细分析后,发现除了象棋外,没有任何话题可以激发她的兴趣或者表达,所以,自然而然的将文书集中于象棋。对于学妹,发现她虽然比师姐更加擅长象棋,然而无法不落俗套的表达出来这种喜好,表述总限于常规或者平淡,于是放弃写象棋,转而描述其他的兴趣爱好。结果:学姐顺利拿到Dartmouth的offer。学妹顺利拿到Duke的Offer。
B. 对于没有明显成就或者特征的孩子来说,这个问题就太复杂了。本文的空间不太够探讨如何去写,可以参考本公众号之前的文章。
2. 对于文书的表达出现问题
A. 太无聊
虽然常见的文书题材和内容终究统一于成长,但是也不能过分贴合那几个太过常见的模式和套路。对于这种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故事,大多数人的操作真的是一丁点的吸引力都没有。谁不是刚来美高各种不适应,各种挑战,然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解决问题的呢?谁不是在国内中学各种严酷的课业压力下,各种老师父母的胁迫下,一点点小心翼翼的突破自己的边界,尝试探索兴趣呢?顶尖学校的AO早已被这种“常规”的人设以及情节发展洗过无数遍脑了,你怎么能预期AO看到你的类似的故事时,能够记住你是谁?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视角为中心,然而众多优秀的精英一起竞争时,呈现出的多元和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常规的想象。
B. 太晦涩
AO时间都很紧迫,根本没时间去猜测你的小心思。当然你可以把话题写的充满哲学意味,引入各种复杂的思考,但是毕竟还要考虑user friendly 这个最为基础的问题。想象下,他们每天坐在狭窄的空间里,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与安排,怎么可能还有心思去猜测你若隐若现的特征?当然,有的时候,我特别反感学生强行给别人洗脑,售卖自己的观点。但是,我也同样不喜欢那些让我过分揣摩仍然不得其意的抽象表达。谁的青春不惆怅?谁的心思不纠结呢?
C. 太平淡
诚然,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奥赛场上拼金夺银的经历,绝大多数学生也没有国破山河在的故事,并且绝大多数学生的中学生活都没有太多的波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的故事也会很平淡。我们不指望你的故事可以去荣获普利策新闻奖,或者催人泪下,但是对于特定vantage point的把握,特定叙述切入角度的选择,特定细节的合理运用,你完全可以讲述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故事。尽管你的故事可能从结构上来看,跳不出传统的叙述模式(事实上的确很困难),但是合理的情节安排,巧妙的顺序设计,出众的细节描述,深刻却动人的感触,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D. 太细节
有些学生,看过市面上常见的一些美国当地出版社出版的《感动哈佛的50篇文书》之类的书籍,便以为掌握了真谛。于是开始模仿美国学生写场景感,或者单一事件的风格的文书。这个本身也是一种可能。但是对于细节的把握,经常出现问题。连篇累牍的细节堆砌,并不能带给AO充分的信息量,相反,这种过分关注的细节,反而让人失去了聚焦,忘记了你到底是谁这个最核心的问题。
E. 太伪装
有些学生写文书,没法面对真正的自己,反而想要假装自己成为那个完美的人设,或者总想要与一些宏大的主题或者叙事上靠拢,或者想要展示政治正确的答案……学了两年拉丁语,恨不得立刻用个警世名言的拉丁语开头;看了两本哲学的书,恨不得把立刻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穿插在文中……总之,这种小伎俩,个人感受起来觉得有如神助,但是对于我这种“见得多”的人读起来让人总是感觉尴尬不已。当然可以炫技,但是不能把聪明都写在脸上。
3. 对于感悟/成长/提升出现了问题
A. 太浅薄
扶了一位老太太过马路,我胸前的红领巾更亮了。这是我们儿时标准化的感悟式训练。虽然,语言和语境经过了时代变迁,但是教育模式的内核并没有大幅改变,所以很多国内的学生,经常容易陷入这种套路。非要在结尾的地方拔高,但是拔的又那么生硬,那么牵强,总给人一种,强行做秀的感觉,总之让人非常不舒服。我们通常认为中国人很含蓄,但是与大家认知不一致的是,外国人有时更加含蓄,更加克制。他们只在特定的地方,用克制的语言去表达强烈的情绪。
B. 完全没有
有些事件本身是完全值得提升或者升华的,但是由于思想立意不够高,思维复杂程度不够密,内容把控不到位,导致没有空间,或者完全不知道如何提升,浪费了很好的素材。
4. 语言问题?
语言问题,仍然成为很多很多学生遇到的最大的障碍。尤其又以国内高中的学生更甚,当然部分美高学生也仍然存在语言问题。此处语言问题不是说语法表达是否准确,是否地道,这都是太过基础的要求,而是说语言是否能够简洁凝练的表达复杂思想。这种问题背后折射的是更加残酷的长期以来的积累的问题: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与写作训练,所以只会baby talk,所以自然写出来的东西不合格,因为思考本身不合格。今年尤其明显,SAT > 1550的分数配一个TOEFL < 110的分数,特别容易让人产生疑惑。对于国内高中生来说,还有一个要命的问题就是新闻联播式的叙述,这个也很让人惆怅。
5. 理工科学生的困境
有些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其实本人有扎实的学术背景,但是似乎总在写文书时遇到一定障碍和困难,甚至抗拒文书本身。但是如果不尝试直面这个问题,它有可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继续困扰这些学生。即便在Science或者Nature上发表文章,很多时候,不是单纯靠你的科研结果多么出色,更重要的是你表达能力。能够精准,高效,有见地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或者成果,这个无论在申请研究经费亦或是发表科研文章时,都会起到巨大的辅助作用。而大学申请文书就是一个最好的开始机会。此外,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如果调频到和他们一致的频率去沟通,反而会发现有些原本无聊无趣的内容一下变得活泛起来。
6. 父母VS 孩子
我非常能够理解父母为子女前途操心的心理,但是我仍然不时的体会到各种尴尬:
A. 有的父母不停的搜集各种信息,然后不加筛选的扔给孩子,让孩子尝试去理解,消化和应用;可是很多时候,这些信息要么太抽象,要么太细节,要么彼此矛盾,你让孩子怎么去处理呢?
B. 有的父母不信任自己的孩子,觉得孩子无论怎么做都不够;
C. 有的父母不信任自己的机构或者顾问,觉得无论他们怎么做都不够;
D. 有的父母同时找2家甚至以上的机构或者顾问,结果不同观点无法调和;
E. 有的父母认为自己的求学经历,社会阅历,以及各种综合能力足够,尝试把自己对于美国教育的理解,传递给孩子,诚然,一定有此中高手,但是看美食节目和自己动手做饭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其实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位置,我也不知道我能做到什么程度。只能说,理解万岁吧。
7. 重构的机会成本
目前时间确实很紧张了,但是每年都有这个时候找到我的家长,甚至还有在12月中旬提前申请出结果后找到我的家长。通常,我对于这种阶段的学生会极度审慎,但是衡量了我的工作量和时间后,如果我愿意接手,那么证明是有一定把握的。而且,大概率,我接手的case,会让学生重写或者重构文书。
但是这个时候,家长和学生会有小纠结:老师,可否我们在既有的写作基础上修改?而不用大动干戈?我仍然非常理解他们的心理,但是有时,修修补补是没有用的。在浩瀚汪洋上航行,我宁可打造一艘全新的设计合理,结构扎实的船,也不愿意修补一艘看上去不错,但是有很多潜在风险的船。很简单,这个选择的后果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