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官眼中的你
我们习惯性的以自己的主观视角去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但是适时的跳出个人情绪,主角光环,上帝视角等等可以有效的帮助个体理解真实冷峻的客观世界,并有效的调节自我行为与预期,进而更好的适应环境。 在留学申请的领域,适时的跳出自己的视野,站在大学招生官的角度去反观自己及周边的环境,无论对于家长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好处。
那么招生官究竟怎么分析评判学生尤其是华裔/中国大陆学生呢?我们可以借助结构化的申请网站提供一个切入角度去尝试理解。CommonApp,Coalition,以及一些大学的独立的网络申请系统比如UC系统,是目前学生申请美国大学时都会遇到的工具网站。这些网站结构化的信息搜集与提交机制,帮助学生有效的整理自己的信息,也帮助招生官准确的获取自己需要的数据。无论是纯客观事实的描述,还是主观信息的表达,无论你貌赛潘安,才胜伯虎,倾国倾城,蕙质兰心,在招生官的眼中,都是一行行的文字描述,一个个的数据指标。尽管近年来,有些网站打出了全方位展示的招牌,但是图片,视频等等材料在目前形势来看都只是辅助手段,在繁忙的申请季,招生官真不一定有时间去看。这些结构化的信息每一个部分都有着独特的含义,接下来我们简单解读。
1. 个人背景信息
姓名,生日,国籍,信仰,族群等纯客观事实背后传递的信息可能比较大。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国籍永居就轻易的将申请人割裂成:本地人VS国际生,这两个不同的池子。前段时间亚裔群体起诉哈佛招生歧视披露出来的法庭文件显示,歧视确确实实存在。连美国本地亚裔(华裔)都有配额,更何况国际生呢?! 但是对于个别的藤校来说,也有网开一面的口子,比如只是根据学生所在学校而非国籍来判定申请人的归属区域。有人考虑不披露族裔信息,但是招生官也不傻,除非你法律姓和名都足以跳脱常见的华裔类别,并且在家讲述的不是中文,你才有可能避过族裔带来的坑。TonyMa, Jack Ma, Robin Li, Charles Zhang 这些肯定不符合要求。
2. 家庭
家族校友继承这个优势对于大多数华裔学生可能利用到的机会并不多,但是招生官却可以从这个信息中,轻易的识别出具有校友传承的美国本地学生。比如后面提到的著名高中,抽丝剥茧学校靓丽的升学数据后,一定会发现原来不少学长学姐背后有强力的家庭助推。此外,父母的学历也有可能带来后面的影响。医生,律师,教授等等职位或者博士的头衔一定会给子女带来额外的要求,原因很简单,生于这样环境的学生,和那些本人成为家里第一代大学生的同学比起来,有着很多先天优势。
3. 学校
美国各个大学的录取委员会中是有专人负责专门片区的,比如新英格兰片区,五大湖片区等等。这些负责自己片区的招生官对于所在片区内的公立与私立中学一般都很熟悉,对于重点学校,更是从课程设置,到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都非常了解。即便对于国际生,各个学校也有专人负责,比如有人专门负责中国地区,有人负责除了中国之外的,东南亚片区。出身论虽然被人广泛抨击,但是事实上,顶尖大学对于各个重点目标学校每年都是青睐有加的,如果不相信,你可以查看各个顶尖私立寄宿学校的录取榜单,比如M开头的某中学每年往哈佛输送的学生数量都在两位数,当然这里面也包括家族校友的因素。虽然没有明确的配额,但是考虑到人口规模,教育质量的稳定性,从某个特定区域招收的学生基本的总额是变化不大的。 尽管出身不能决定,这种区别对待也确实存在,但是每年仍然有非目标学校的学生脱颖而出,只是学生本人得非常出类拔萃,木秀于林,因为你总得给顶尖的大学一个令人足够信服的理由吧。
4. 选课及GPA
成绩单通常由学校的counselor直接提供。9年级至11年级所有已完成课程的表现,招生官一目了然。尽管各个学校差别很大,有学校采取weighted加权GPA,有学校用unweighted不加权的GPA,有学校用ABCD,也有学校用百分数,有些学校的学生9年级就可以上AP课了,而有的学校学生直到11年级才可以选AP…… 在这个看似无法直接对比的体系里,比拼的就是负责本片区的招生官对于不同学校的扎实掌握和理解。
除了常见的AP课程外,有的中学提供难度更高的课程,甚至鼓励学生就近选择附近大学的课程,这种情况下,这种课程的高成绩表现自然容易赢得青睐。而且申请系统会专门有地方,让你提供到底学了多少门大学阶段的课程。这个简单的设置轻易的将学生划分成为两个群体:学有余力VS 其他。除了GPA外,学校排名又是一个自然划分指标将学生划分为两个群体:前10%或者更高VS 其他。学校counselor的信息报告表很可能继续补刀,比如描述学生更加准确的排名信息。
5. 学术荣誉奖项
一提到是否有学术荣誉成就,很多同学就尴尬的笑了。这简单的一笑就将大多数群体分割为:有成就VS 无成就。很多人并不曾意识到,成就的多寡甚至有无其实已经预示着申请结果了。学术成就本身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影响更直接一些,因为这些学科领域确实有很多竞赛,除了传统的五大学科竞赛,各种美国的中国的青少年科技工程相关的比赛很多。尽管竞赛成绩不是唯一衡量学生的指标,但是它毕竟提供了一种标尺,让招生官更加便捷和稳妥的去判断,每个人的实力和潜力。当然,成就本身的稀缺程度与学校的喜好程度是成正比的。对于MIT以及CalTech来说,奥赛奖牌就是最好的通行证。招生官的这种思路,本质来说很正常,毕竟高级别成就的达成本身就是一个高选拔过程。当然低级别的奖项,或者低选拔性的奖项,作用就真的比较有限了。
对于没有奖项的学生来说,这也不意味着世界末日。人文社会科学本来就缺乏理工科类的比赛,并且各种比赛也不是唯一衡量兴趣,实力和潜力的标杆。只不过在缺乏客观第三方评判的情况下,自己的深度积累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证明自己优秀和卓越需要各种辅助证据。
6. 标化成绩
无论强调多少遍,很多家长还是习惯性的套用中国式的分数思维来理解美国的大学录取。在中国当然是高分者为王,赢家通吃,但是在美国,高分仅仅是录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随着新SAT的改版,这个考试事实上降低了区分度,因为高分学生不断涌现,导致了成绩的说明性作用不断下降。 1500分理论上来说算是比较不错的成绩分水岭了,但是从目前高分富集的程度来看,以及顶尖学校有限的需求量对比,1500分大约是申请排名靠前比如top30学校的一个基础分水岭。尽管有1400多分的学生拿到好学校的Offer,但是这种毕竟是少数,不构成统计意义。传统中国意义上的高分通吃在这里并不好用,尤其是当你只有高分而乏善可陈的时候,这个高分反而基本上成为了亚裔华裔学生的诅咒。 从招生官的角度,遇到华裔学生自动上调分数预期几乎成为职业习惯了,而且会产生一个微妙的时刻:分数的重要性在达到各种融合了主观客观因素纠缠妥协的某个阈值之后,瞬间就消失了。这个阈值对于HYPS来说,反而不太高。
7. 课外活动
这个部分在市面上有很多传言信息,但是从招生官的角度第一个指标就是看到你的活动类别:比如国际交换,艺术,体育,辩论,环保,实习等等大类。然后是参与的职位或者其中体现的领导力,继而是具体做了哪些事,最后就是参与频度。 家长和学生经常向集邮一样,恨不得每个类别都做到打卡,为了让自己显得很丰富。但是这样呈现的结果,让招生官反而会很疑惑,因为他们从纷繁复杂的活动中,反而容易丧失主线。数量上来看,填满10个不代表你涉猎广泛,反而有种精力四散而缺乏集中的隐忧。真正比较重要的是前3个活动,这3个活动定的基调,基本代表了学生认为最重要的时间和兴趣投入。而具体活动的描述,每个活动只能用大约20个左右的单词描述,所以其实信息密度有限。
更重要的是,招生官长年从事这个行业,对于常见的各种活动都有足够强的经验和判断,绝大多数活动都会被他们的模式识别准确归类到特定的框架下去理解消化。除非活动本身很有新意,或规模影响很大,或参与程度很深,否则都会在脸谱化的模式识别中不断被归类。
8. 文书
基本上,通过浏览前述各种信息,招生官在看到文书之前已经对于申请人有一个大致的判断了,前序的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如学校,选课,GPA,标化考试分数,荣誉成就等不断调节着学生的基线定位,而族裔,地理位置,学校传承等等这些因素共同微妙的产生作用于定位后的修正。
无论对于处于相对优势,相对劣势,或者二者之间中间地带的学生来说,优秀的文书一定可以帮助其优化定位,并推动排序继续靠前。但是对于一个处于相对劣势或者边缘地区的学生来说,文书力挽狂澜将自己的定位大幅优化的可能性并不高。过分夸大文书作用,也确实有点偏颇。注意,此处并非强调文书不重要,而是说单纯靠文书改变命运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原因有以下几个:
- 申请文书一般都是非虚构写作,学生本人生活阅历相对单纯,题材和内容不像文艺作品般覆盖广泛,同时字数空间有限,都加大了创作难度;
- 纵向来看,文书基于学生个体的经历,阅历,成长,思考,能力等,所谓的好只是基于这些素材上的提升,根基决定了成长的空间;但是横向来看,不同人的成长速度,积累反思一定是有差别的;
- 招生官一般经验都会比较丰富,不太会因为单纯的一个故事的感动而大幅调节学生客观情况的判断;
9. 附加信息
除了上述常规信息外,如果学生还有一些特别的信息没有反应出来,那么可以利用这个空间继续提供。通常这类信息,可以是情有可原的因素导致的成绩不佳的解释,特别的经历或境遇,以及没有列举完全的荣誉成就等。招生官综合这些信息后,也会不断修正调节学生的相对位置。这种地方的信息尤其对于出身贫苦的美国本地少数族裔学生有帮助,因为这是一个完全合理展示自己不为人知的艰辛的地方。
10.推荐信
在学生提供完全部信息后,招生官同时也会收到每个学生的教师推荐信,升学顾问推荐信,甚至附加推荐信。通过各种来自老师的评价,描述,招生官不仅丰富完善着对于学生的主要特征的判断,还可以获取一些学生忽略掉或者没法表达的信息点,甚至还可以去验证考核学生的背景。由于招生官经验丰富,可以从推荐信的字里行间准确解读出推荐人真实表达的意思,这种情况在附加推荐信的时候尤为明显,因为附加推荐人更多时候反映的是父母的人脉积累。此外,美国老师的推荐信对学生封闭,所以,招生官可以从老师真实的评价中不断完善自己对于学生情况的判断。
11.同辈位置
大家注意,自己提交了自己的申请材料后,你的同学也会提交同样的格式化的材料。所以从招生官的角度,他们看到的可不是仅仅一份材料,而是很多份材料。来自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年级,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区域……你所呈现的五彩缤纷,别的人也会五光十色,大家一同构成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对于个体的学生,可能能够更加清晰的意识到来自同校的同学之间的竞争,因为看的见摸得着,但招生官却能从更广泛的角度去接触到各个不同学校的优质学生,无论视野和样本都足够巨大。
对于我的学生,我经常会问他们一个问题:试想明天就是deadline需要提交材料,而你希望呈现给大学一个什么形象或者人设。这个问题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尽早的思考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特征?兴趣?爱好?特长?志向?经历?成就?从而尽早的有意识的反推自己的时间精力投入以及需要做的准备。拉长时间来看,学术成就是可以积累出来的,特长爱好是可以培养出来的,高分成绩也是可以耕耘出来的,思维心智是可以堆积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