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gnitive bias

认知偏差

民国年间为何大师频出?

万通六君子为何缘起海南?

他靠什么从屌丝逆袭成独角兽CEO?

这个女孩究竟靠什么打动了Yale?

 

乍看下去这几个完全不相关的题目,其实经常的在媒体订阅号上频繁涌现,而他们基本上或多或少的都与成功学有着各种关联。闲暇之间,当做八卦作为谈资,但是如果真的竟然选择相信了这些文章传达的信息,那么就真的出问题了。这个过程中至少出现了2个认知偏差:样本偏差以及幸存者偏差。

 

样本偏差:很多时候大家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信息。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1. 朋友圈里的生活总是那么高大上;—-可是谁会分享自己的失意时刻呢?
  2. 知乎上年轻人很多都是海外名校,再不济也是985,211,而他们的收入总是那么高;—-假设知乎大神们陈述真实的基础上,这个网站的主流用户们难道不都是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吗?他们能够代表广袤中国吗?
  3. 唐顿庄园里的老夫人有一次和一个中产阶级律师聊天时,律师说自己只有周末才有时间,然后她问了一个非常好玩的问题:“What is weekend?”—-以这个世代贵族的老太太的生活经历以及周边存在看来,她怎么能知道什么是工作日和休息日呢?

幸存者偏差:几乎所有的这些题目和一个简单的统计学概念都有紧密的联系:幸存者偏差。今年高考的全国卷也提到了这个话题: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于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我们的大脑总是要处理无数重要的信息,为了加速判断效率,提高决策输出,大脑经常自行设计一些捷径,用简化的方式来处理复杂的信息,但是这种简化有时反而会影响我们真正的有价值的判断。举2个简单的例子,当年海南改革开放,超过十万青年人闯荡海南,那么其中出现个位数的几个成功人士,这不应该是很正常的吗?互联网行业创业人数如过江之卿,出现Jack马,Pony马这也不是很正常的吗?此外,你见过失败的闯荡海南的青年或者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吗?Dead won’t talk。即如失败者从来不会写自传。

回到我们的升学领域。这样的认知偏差随时存在。

 

样本偏差:一般是不是只有哈佛男孩,耶鲁女孩或者类似的藤校精英的标题文章,你才愿意打开看呢?  如果不是马里兰大学的那个毕业生发表了非常不适合的言论,你会在意她写的申请分享体验吗?(这里无意于对于马里兰大学的任何不尊重,只是就事论事的讨论。)

 

幸存者偏差:同样是这些成功的例子所宣讲的方式,方法,手段,策略,你是否意识到了,现实中也有和他们类似的大量优秀孩子也具备同样的条件,但是却失败了呢?会有人主动分享我是如何申请哈佛失败的文章吗?

 

轶事证据偏差:有些文章或者讲座,主人公为了制造欢乐或者活跃气氛,会提到一些轶事,比如我曾经有学生分享了自己的主文书是吃蝎子的故事,可是这不意味着这个方法就好用,从而你去写吃野猪,松鼠,蚯蚓之类的故事。轶事仅仅可以作为成功的注脚,而不是成功的全部。

 

微观环境

相比于宏观世界,人们更加愿意从自己所处的微观环境去感知。同一个学校里上届学长和学姐的录取结果是最容易被家长和学生参考和比较的。这种现象如果是长期稳定的,那么可以从宏观角度证明,这所学校的整体实力和水平,这也就是早年间一些顶级高中作为feeder school的学校的存在理由。然而如果学长学姐的升学结果仅仅是某次单一的数据,那么这个数据背后的信息非常值得玩味。

 

单独分析某一个个体的成功或者失败,并从其成功或者失败中寻找到一些意义,本身没有问题。可是,基于这种过往已经发生的事实,建立坐标系,并且投射对标到自己身上,可能会出很多问题,甚至完全会产生自欺欺人的结果。

学长的选课经历,完全复制;各个科目的分数近似,甚至标化考试分数一样;课外活动同一社团,职位也一样;学长的比赛和夏校,也完全参与;推荐信老师,也找的是同样的……都这么好的复制了学长的经历,难道我不可以复制学长的成功吗?

 

答案:基本不太可能。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其独特性。你只看到了他的选课,成绩,分数,活动,荣誉这些表象的,但是后面的方法,经历,挫折,成长,资源,人脉和运气,这些你知道了吗?不能因为单纯的成绩,选课,课外活动等显性容易了解的指标相似,就假设各种隐性的指标也一致。此外,即便通过种种渠道打探到了更多全面的信息,可是要知道具备这样各种条件的学生可能还有很多,并且他们也很有可能失败了。

 

本文的目的不是要将留学申请推向不可知论的境地,相反我相信申请这件事本身确实是有一些策略和技巧的。只是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究竟如何保持冷静的思维,而不被纷乱的表象所蒙蔽,才是我们的目标。所以究竟应该如何对付这种认知偏差呢?

1.    主动认识到样本偏差和幸存者偏差这个现象。

这样的思维习惯让我们冷静的面对各种成功学的宣扬,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个成功者本身也是幸运的幸存者。这个成功者所宣扬的很多东西,并不一定真实的代表或者覆盖了导致他/她成功的全部因素,可能有些其他信息,成功者本人没有意识到,或者不适合真实分享。同样,这个成功者背后,也有很多和他/她类似的人具备类似的背景和条件,可是他们失败了。

2.    尝试找到表象之后的其他信息。

  1. Ø 学长A取得了HiMCM数学建模比赛的一等奖,B学姐取得了Tchaikovsky Competition钢琴大赛的一等奖。你需要做的不是去模仿他们参加数学建模,钢琴或者各种比赛,而是应该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并且长时间高质量投入。能够拿到竞争激烈的奖项,本身是一件好事。结果导向的思维让你看到的是成就,而过程导向的思维让你关注的是成长。但是利用数学模型帮着家门口的小饭馆,设计一套动态价格策略,以便平衡高峰时段用餐食客;又或者创造条件,帮助家境有限的孩子学习钢琴,体会音乐,这些本身也是植根与数学和钢琴却在不同领域取得成就的好机会。
  2. Ø 学长C去了ROSS数学夏令营,学姐D去了SSP天文夏令营,你需要做的不是马上去申请各种名头很响的夏校,而是真正去发掘,你到底喜欢什么科目,并且去研究究竟该如何积累。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实很多时候不用肉身越洋跨海,你也可以享受丰富的资源。
  3. Ø 学长E去研究北京农民工子女教育,学姐F去实地考察凉山彝族的儿童失学,你需要做的不是去复制他们的足迹,而是应该关注究竟怎么样才能结合现有资源解决你关心的身边社会环境的现实问题。自闭儿童,留守儿童,瓷娃娃,罕见病患者……只要你用心,这个社会上有足够的令你动容的群体值得关心和帮助。

 

3.    全面认知整个成功的谱系。

单独搜集到某个成功案例并不值得过渡解读,相反搜集整理很多的成功案例,从而可以从一系列的成功者身上找到共性的东西,这才是有价值的。通常这种成功谱系中共性的因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奇心,创造性,坚持不懈,领导力……

 

4.    尝试排除随机性。

有的时候,人成功没有特定的理由,就是运气好而已。非要穿凿附会的讲述一些不相干的内容,很容易模糊单纯运气带来的决定性因素。

最后一一句长者的名言结束本文,他老人家很多年前就已经洞悉了这个道理:

“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