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 ea cases

非典型ED/EA案例分析

2017-10-25 文:

最近几天临近大学提前申请的截止日,因缘际会接触了一些美国当地的华裔家长以及国内的家长,并根据他们的情况提出一些建议。在与他们的接触中,真实的感受到了尽管地理国籍这些差异存在,但是华裔家长在子女申请时,共同的地方实在是非常多。这些信息点虽然来自于个案,但是非常值得记录和思考,以便更多人借鉴。

 


X-1

X-1 同学是个男孩,就读家门口附近的公立中学,这所公立中学在本州内排名不错,但是毕竟是公立学校,整体教育质量也没有那么完美。X-1是典型学霸,SAT满分,在校学习课程AP门数与分数,GPA等等都完美符合他的学霸形象。课外活动中规中矩,不能说出众,但也不算没有特点,该覆盖的点基本都有覆盖。个人背景的亮点在于有一个比赛的顶级奖项,但是这个比赛既不能算特别水的赛事,也不能算全美皆知的著名比赛。妈妈是典型的华裔家长心态,以藤校及其他顶尖学校作为唯一参照。未来职业目标更加是华裔的“三大俗”:花街,医生,计算机。

X-1 同学的选校名单把藤校基本覆盖了一遍,此外加上MIT与GIT以及本州内最好的州立大学。EA的学校选择了Yale以及GIT。很多人都会疑惑YALE的REA是限制性EA政策,与其他学校的提前申请相排斥。但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个孩子的另外一所学校是GIT,公立学校,同时非约束性EA。这种情况是符合YALE政策的。

 

家长心态比较有底气,要么藤校,要么本州内最好的公立大学,而这个公立大学绝对是可以给这个学霸小孩最高额度的全奖的。所以,选校策略相对比较偏激进。当然家长问到是否孩子适合申请本科+医学院一体化的项目时,我还是劝了劝,毕竟这个学霸在申请这个特别项目上积累还是不够的。

 

X-2

X-2同学是一个男孩,也就读于一所家门口的公立学校,同样,此公立学校属于那种相对中游的位置。孩子成绩SAT1500,在校成绩,选课,AP,SAT2等等都属于非常典型的优秀华裔申请人,但是远远算不上学霸,与X-1同学还是有差距的。唯一拿得出手的是校游泳队主力,并且成绩不错。这个不错只是说孩子的游泳成绩在州内能进前10,但是没有任何一项个别指标达到了业界承认的比较高的水平。由于游泳队太占时间,所以孩子很多其他活动基本没怎么参与过。孩子母亲同样是藤校控。

 

孩子比较早就在妈妈的影响下,挨个联系了所有藤校的游泳队。后来收到了2所藤校的面试邀请,9月底实地探访了两所藤校,并接触了这两所学校的校队教练。后来,引起了其中一所大学的校队助理教练的兴趣,建立了初步联系。后来,这个教练进一步来到他所在学校实地考察。在看过所有平时训练数据以及平时学业情况后,好消息很快传来,这所藤校的校队教练支持他的申请决定,但是务必ED轮提出申请。

这个信息其实非常典型,但是对于国内家长来说并不太了解。大多数国内家长看到的是ED,EA比之RD轮次高出很多的录取率,但是他们不知道,ED,EA轮其实部分名额是明确给定运动员以及校友子女的。斯坦福尤其是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下,其实这个孩子基本已经锁定了这所藤校的Offer,因为很简单,校队教练支持的学生,会有一个名单送交到录取委员会那里,绝大多数情况下,录取委员会是不太会拒绝这个由教练提交的名单的。因为,首先教练推荐支持的学生人数极少,不会一下推荐一大把。其次这个孩子的基本学业背景也比较扎实,作为运动员这就算很少见的优势了。在恭喜这个家长的时候,提了些简单的文书建议,告诉他们不用太紧张了。

 

X-3

记得之前的文章里我提过,国内有很多神通广大的家长,可以一个电话调动很多资源那种。去年的时候,一个国内家长为了加大让孩子录取哥大的可能,准备把国内著名的哥大校友挨个联系一遍,然后被我劝住了。

 

今年的X-3是一个国内著名中学的学生,成绩还不错,但是在这种国内著名中学,她的成就也是远远排在一众星光熠熠的大神级学生后面的。SAT考了无数次终于拼分达到了1500,在校成绩,选课,AP,SAT2等等也是比较平均。孩子对于名校其实不太感冒,因为常年生活在学霸学神的压力下,各种疲于奔命。但是无奈孩子家长属于超高净值人士,事业的成功已经使他名满天下,现在唯一的诉求就是掌上明珠有个好学校。

 

我们暑假在北京见面时,无意中聊起学校捐款的事宜。X-3的父亲体现了超常的兴趣,后面我帮他联系介绍了几所学校的相关负责部门里的专业人士,帮助他们协调促成了几次会议。这里面的tricky部分在于,一般意义的土豪直接拿着大笔现金砸门,学校通常是不予接待和理会的,要么委婉的拒绝,要么设定非常苛刻的条款,主要目的是学校不愿意承担潜在的麻烦和风险。双方的前期试探和接触非常重要。

后来根据他的助理反馈,后面沟通效果很好,X-3的父亲毕竟是超高资产人士,出手很大方,双方已经敲定了合作方案。我看了一眼数额,确实咂舌。对于学校来说,多一大笔资产总是好事,毕竟每个大学都在积极的筹款,而付出的代价无非是录取一个从传统指标意义上平淡的孩子,但是如果考虑这个学生所能带来的潜在经济意义,那么其实学校还是非常乐意的。这个里面也完全不存在腐败,因为双方的法律团队已经构建了非常合理的交易结构和模式,把种种不利的因素全都考虑到并且剔除干净了。当然前提仍然是ED申请。

 

其实分享这3个故事,在部分家长的眼中可能觉得比较新鲜,但是我已经见怪不怪了。这不就是多少年以来,美国顶尖学校运行的基本模式嘛。X-1同学属于典型的完美申请人,没有硬伤,同时具有一定的特点;X-2同学看似各项指标平淡,但是有比较出众的特征;X-3同学就是典型的非典型申请人。这些人真实的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尽管你听到过,但是也许没见过,但是并不代表他们不存在。

 

X-2与X-3的录取其实已经基本锁定了,除非发生极小概率事件,否则他们一定会顺利拿到心仪的Offer。尽管X-1也非常优秀,但是最后能够录取哪所学校,仍然是个未知数,尤其是最顶尖的那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