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major sample

每年申请季,经常会困扰很多同学的一篇申请文章就是Why Major即你为何想选XXX专业?与之类似的变体问题好包括Why School即你为何想选YYY学校?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在这两个问题上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这里面的因素很多,比如很多同学并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专业,或者对于专业本身了解根本不够,或者自己只是暂时对某个领域有点模糊的兴趣,但不确定未来是否会坚守……各种各样的困惑或者不确定引导着他们的决策过程,导致这类为何选专业的文章非常难写。

当然最传统的的写法就是讲述自己对于某个领域的兴趣的起源,这个可以是父母亲属职业因素的影响,可以是某一门课程或者实验,甚至一次讲座,可以是长期以来的奥赛准备之类的学术训练,可以是自己阅读的积累……总之,兴趣的起源于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可能性组合,只要是符合真实的原则即可。接下来,需要具体描述兴趣起源后自己做出的种种积累,事件不一定要大,但是要符合阶段性的进展原则,层层深入,逐渐铺垫。最后结合学校的资源或者条件,具体提出自己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进一步推进兴趣的增长和深入。这样的写法中规中矩,可能比较难以出彩,但是永远不会犯错,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样的做法既合理又简单。

 

当然常规做法完成后,其实还有非常规的方法,那么既然属于非常规的方法,我们就很难以简单的模式套用。接下来的文字,与大家分享一个多元背景的华裔孩子的春秋笔法。他结合自己的独特身份,去描述和反思自己为何选择专业的理由。文笔隽永,令人印象深刻。

I was born in Montana toMalaysian-Chinese parents, which is kind of like being both Polish and Jewish —one’s a nationality, one’s an ethnicity. Growing up both in America andMalaysia, I’ve spent most of life flip-flopping between the languages, cuisinesand cultures I call home. I’m not one or the other. I’m somewhere in-between: athird-culture kid.

我生于美国蒙大拿州的一个中国-马来西亚组合的家庭,这种独特的组合就像波兰裔犹太人组合一样,同时包括了国籍以及种族信息。从小成长与美国与马来西亚不同的环境中,我习惯了在不同的语言,美食以及母体文化中不断切换。我不属于以上两种文化的任何一种,但是恰好介于其中,成为一个第三种文化的孩子。

We spoke English at home,but when R-rated family gossip was involved my parents switched to Cantonese.My mother’s family spoke Hokkien and English, but when I went to a supermarketin Kuala Lumpur, we spoke Malay or Mandarin. When I’m in Michigan I find myselfsliding into a nasal dialect of American English; in Malaysia (or in anger) mydiction adopts a British-Commonwealth tone.

在家里我们通常讲英语,但是当父母讨论一些儿童不宜的话题时,他们会切换到粤语。我妈妈的家族可以讲闽南话和英语,但是当我在吉隆坡的超市里购物时,我们讲马来语和普通话。当我在密歇根州生活时,我又熟练的讲一种鼻音较重的美式方言。在马拉西亚或者我愤怒时,我又可以自动的调用英联邦的伦敦腔。

I can be archived under aplethora of labels: bookworm, American-born Chinese, suspected agent of the gayagenda. But labels can’t convey the experience of living them all at once. It’sa tension that no elevator speech or 20-page thesis could assuage. I’ve foundthat alongside my rebel’s gumption for individuality stands a palpable sense ofgratitude. I am who I am because a century ago an 11-year-old leapt onto aschooner in South China and landed on British Malaya to work the fruit orchards.I’m me because I have two sets of founding fathers who carved forth from theirgreat continents new nations.

我自己身上其实可以有很多标签:书虫,美国出生的华裔,同性恋议程的代理人。但是各种标签无法准确的在一瞬间传达关于我的所有多元的经历。这是一种独特的冲突,而无法被简单的30秒电梯间演示或者20页的论文分析而准确描述和解决。我发现在我追求个性自由的反抗精神中同时融合了一种感恩的心境。我之所以是我,因为一个世纪以前,一个11岁的孩子勇敢的跳上一艘小船,漂洋过海跨越南中国海的来到了彼时的英属马来西亚,然后在水果园里辛勤工作;我之所以是我,因为我的母系和父系家族前辈勇敢的的从他们的原生大陆来到了新的世界打拼。

Perhaps this explains whyI’m studying history and the classics. My family members are the descendants ofodysseys that have taken on near-mythical proportions. Our identities arelayered by many intersecting stories. Studying myth and history helps mereframe those dreaded questions about identity. It lets me converse with thedistinct voices of my past and quilt together a narrative about movement inplace.

也许这就解释了为何我想学习历史与古典学。我的家族成员就像荷马史诗《奥德赛》里那些英雄人物的后继者般拥有近乎神话般传奇的经历,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丰富的人生际遇起伏。学习神话与历史帮助我重新审视关于个体身份的诸多严肃问题,它帮助我与我过去经历的独特声音对话,它帮助我将不同时空下的故事娓娓道来。

Where am I really from?That’s a long story. But that’s what history’s all about.

我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但是这不就是一切历史可以提供的答案吗。

 

结语:

与很多人的思考不同,不是很多苦大仇深,劳模展示或者中规中矩的方式写出来的文章才是合乎“规则”的,因为升学本身“规则”就是一个抽象的定义。找到自己身上最独特的地方,最值得浓墨重彩描述的地方,结合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讲述一个简单的逻辑闭合的故事就可以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会选择性的分享一些成功的申请文章。考虑到很多同学介意自己的隐私,我会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从而不会分享这部分同学的文章,相反我会挑选出一部分愿意主动贡献出内容的文章。

最后再说两点:

1. 很多家长不停的好奇文书怎么写,写什么。但是这是一个过程积累出来的结果,当你看到成型的文章时,会意识到原来文章可以这么写,但是相比成型的结果,我更加看重思考制作文章的过程。

2. 文章到最后也没有必要赋予它那么重要的价值寄托,它毕竟只是一个载体,背后真正厚重的是学生的长期积累和实力绽放。重剑无锋,大巧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