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士是一个好的选择吗
继连续两篇与大家分享了国内和国外80后教授的文章之后,我收到了来自家长的热烈反馈。在感慨各路大牛的同时,家长们最为关心的话题无怪于自己的孩子到底要走什么样的道路,以及读博士是否是一个好的选择。鉴于这类问题的普遍性,我决定继续探索这个话题。
在开始前,我们有必要做下基本信息铺垫。美国的博士项目可以说是严进严出,位于学术金字塔的顶尖。全美4000余所高等教育机构中,只有200余所有资格授予博士学位。而几乎每个学校的学生构成中,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的比例也是逐级递减,呈现金字塔型。与中国有很大差异,美国的博士项目申请门槛放的比较宽泛,只要有本科学位的学生都可以申请博士项目,不像中国一样,申请博士的门槛是硕士学位。博士项目的竞争选拔程度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很多顶尖大学的博士项目,录取率基本低于5%,甚至有些项目近似1%。真的可以说是百里挑一,如果我们考虑本身有志向申请博士项目的人群已经是各路学霸了,那么这个比例甚至真可以说是千里或者万里挑一。尽管从2000年左右开始,中国大陆的研究生教育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而迎来不断扩招,尽管美国的诸多教育机构也意识到研究生教育是一个新的渠道来填充既有教育资源,美国的博士教育历久弥新,始终秉承着严酷的门槛。
如上图所示,这是全美大学最近一些年来,每年所有研究型大学共同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曲线呈现缓慢增长,但是基本保持较低的斜率。进入2012年以来,美国大学大约每年培养5万余名博士,涵盖各个学科和领域。2014年全美各个高校共授予了54,070名博士学位。
但是,各位千万不要为这样的数据所迷惑,其实只要真心喜欢学术领域,觉得知识的获取以及创新是一种乐趣的话,那么博士项目申请的门槛真的也没那么高。下面我们就挨个了解一下对于读博士的误解。
误解一:读博士和做科研只适合绝顶聪明的人,或者学习非常拔尖的人。
事实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不可否认博士群体中确实有一批绝顶聪明的人,正如前一篇文章里那些北美顶尖大学的80后教授,但是他们只代表了一个小的部分博士群体,大多数博士虽然智力条件比一般人要出众,但是绝非绝顶聪明。同样,小学,中学,大学以及研究生院的课程体系差别极大,各种考试所反映出来的分数同样不能作为衡量是否适合读博士的一个指标。读博士—>绝顶聪明这样的逻辑关联,与明星—->演技好是一样的逻辑漏洞。从业10年来,我见过的博士恐怕要比一般人多不少,通过对他们的观察,其实我发现,绝大多数博士既没有决定聪明的智商,也没有秒杀众人的GPA,相反,他们是一群有好奇心,有毅力和耐心的人群。说白了,在科研的道路上,兴趣爱好是第一动力,如果遇到好的导师,选择了一个适合的研究方向,那么坚持花费时间,成果的获得是水到渠成的。
误解二:博士科研所做的东西大多都停留在故纸堆里,除了极为有限的人理解外,基本对现实生活没有帮助。
通常进行这样评论的人,分为两个极端。一类是缺乏基础的对于科学技术的敬畏和素养,另外一类则是自己通过经验或者观察对于科研的慨叹和揶揄。诚然,观测引力波,了解冰河时代欧亚人群的DNA图谱,以及p进局部系统的刚性与黎曼希尔伯特对应这类甚至连名字读起来都费劲的话题与绝大多数普通人的现实生活没有什么关联。但是从手边使用的复杂功能的手机,远隔重洋却可以实时视频沟通的方式,再到II型糖尿病的新鲜药物……我们便捷生活里习以为常的细节哪些不是由科学技术的创新带来的呢?
误解三:博士毕业不好找工作,甚至不如本科生或者硕士生。
这个陈述的前提是忽略不同行业和岗位对于学术背景和学历基础的要求,而强行将博士学位与更多的人等同起来。那么如果我们考虑餐馆服务员,那么是否其实本科学位都是多余的呢?如果是寻找学术界的工作,那么博士毕业生也确实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后续会提到。但是如果将眼光扩展到更广阔的工业和实业界,那么此处自有天地宽。硅谷很多的技术公司对于特定岗位通常都是有着博士学位的要求,大型生物制药公司的研究员,或者诸如华尔街顶尖的金融财团,博士学位都是一个必要的门槛。麦肯锡之类的咨询公司,对于有高等学位的申请人,专门有Advanced Professional Degree 高级专业学位的招聘项目。我在这个项目中2次奋战的对象分别是MIT的机械工程的博士,以及UPenn的经济学博士。博士学位持有者在就业时拥有一个随时可以调用的优势,非常类似于看涨期权,完全可以利用这个优势不断放大。即便进入公司后初始薪水差别不大,但是随着工作内容的深入和扩展,知识壁垒的优势会不断放大。
误解三:博士生只是在一个大的领域里一个特别细分的方向上有着优势,其他技能不强,没法适应现实社会。
和很多人理解的孤独的象牙塔世界不一样,如今的科研充满了交际与互动。从与导师讨论研究方向,到寻求外部资源支持,到寻找额外资金来源,再到参加会议结交同僚,读博士的过程对于人的综合素质的训练只多不少。此外,撰写科研论文的时候遇到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的训练,以及最重要的学习新鲜事物的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培养过程,博士生训练都更占优势。
了解了常见的几个误解后,大家可以公允的评估下自己在以下7个方面的状态和能力,然后再考虑是否适合读博士:
1. 智力:显而易见,你的智力水平应该超过平均水平。
2. 时间耐心:博士项目的投入由于不同项目而有差别,至少5-8年。这样长时期的时间投入,不只是一个年度的概念,更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这种投入和付出,你想好了吗?
3. 好奇心或兴趣:探究事物的规律的强烈动机是保证自己在年复一年的持续投入中几乎唯一的乐趣。
4. 创造力:对于传统问题或者新鲜问题的创新性思考和理解是保证高效优质博士产出的必要环节。
5. 适应能力:读博的过程很多时候困难和问题会超过人们的预期,在一个陌生新鲜持续变化的环境中,你是否能够随遇而安不断适应呢?
6. 自我驱动:与之前的学习经历有很大不同,博士阶段一般没有人强迫你学习课程和知识,没有人监督你每天的时间花费,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自己有明确的持续驱动力。
7. 成熟:成熟不仅意味着年龄的增长,更多的是心态的成熟,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激烈的竞争,大多时候的孤独,你是否能够以成熟的心态来应对?
这七种能力或者素养就像必须的七种武器一样,是你未来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当然每个人都会面临很多的变化,但是这些能力图谱中,倾向于正向的分布对于未来的成功有很大的保证。
前面的文字多有倾向鼓励学生们去博士,但是事实上这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的选择。下面的话题需要讲述一些真实冰冷的数据。
上图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统计的博士毕业时的去向,蓝色线条表示,近些年来大约有40%的博士毕业生会找到工作,将近30%的毕业生会选择从事博士后研究。有超过30%的博士毕业生毕业时仍然不知道自己人生下一阶段去哪里以及要干什么……
上图显示了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行业内博士毕业生的薪资水平。绿色线条代表了非学术圈即工业实业界的中位收入水平,可以看出这个最高的线条明显代表了如果博士不从事学术圈里的工作,那么收入会提高一大截。自然科学,工程以及其他一些交叉学科,年薪中位值都可以达到10万美金,紧随其后的是生命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教育学相关领域,而最低的人文学科收入最低。红色代表了学术圈,基本意味着大学里的助理教授AssistantProfessor职位或者研究机构的初级研究员,可以看出明显比工业界低了一截。而最低的黄色线条代表了博士毕业后最为艰辛的博士后研究员阶段,收入最低。
收入问题其实最相关的不是学位,而是行业和职位。我2015界的得意门生L博士在Princeton普林斯顿大学就读系统与金融工程的博士项目,而这个项目的毕业生,甚至肄业生是华尔街各大对冲基金竞相争抢的对象,Two Sigma这样的机构甚至薪水开到了50万美金。而计算机行业的博士普遍就业形势也很好,博士毕业生大约将近20万美金的起薪,也不是新鲜事。但是,除了金融和计算机这样的热门行业外,其他行业的行情确实不是那么好,所以行业的因素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来决定薪酬。同时,行业里的不同职位薪酬也有巨大差别,博士毕业生花费了很多年在校园,所以初始阶段的职位不会特别高,并且倾向于技术岗位,但是随时间增长,钱景亦会逐步改善。
上图显示了最为悲惨的人文学科类博士毕业生的状况,以2011年为例,大约只有略低于一半的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而红色线条代表的超过40%的毕业生不知道人生下一阶段要去哪里,要做什么……
部分后见之明的聪明人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通常都会狡黠的一笑,然后开心的嘲笑说:“你看,我早就说过吧,AAA读个什么狗屁人文社科博士没有用,耽误时间,浪费生命,毕业了要啥没啥,连房子都买不起……” 这样类似的评论基本上是我听到过的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类博士的嘲讽的典型代表。但是这样的人其实误解了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 是否买房或者是否收入高绝对不是衡量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金钱上的成功仅仅是多元标准中的一个维度。
2. 当事人合意这样的质朴原则与外界毫无关联。能够青灯冷卷,皓首穷经的在一个领域坚持多年,很多时候都是源于当事人的个人兴趣与心智爱好。他们足够享受这个过程就是唯一的目的。
3. 攻读博士的过程,时间花费很久,不同年龄层级的前辈其实提供了一个丰富且完整的角度,帮助新来者意识到自己究竟要面对什么样的未来。即便渡过了最初的兴奋期,如果觉得自己不适合这条道路,可以随时退出。所以,每个坚守下来的人,一定有支持自己的理由。
泼了如此多盆的凉水,如果还没有浇灭你的读博之雄心,那么恭喜你,你已经通过了最初的测试。那么到底为何要读博士呢?我们简单头脑风暴一下:
- 影响和改变世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和资格去影响甚至改变世界的,而博士相比普通人会有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机会。设想我们的世界被一个边界所区分:已知和未知。读博士的过程就是在已知世界巨大的边界中的一个小点,用力向外突破一个极其微小的口子,然后这就是你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同时也提供给了后人一个可能的机会,角度,方法甚至平台去做更大的突破。
- 增长知识:博士阶段的学习和探索过程非常扎实和深入,学生有机会对于领域内的知识图谱进行广博或纵深的了解,有效的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这个过程中的欣喜,惊讶,迷惑等等都是独特的生活体验。
- 经济独立:绝大多数博士项目都是提供全额奖学金的,所以,学生基本上不为这个期间内的费用发愁。根据地理位置,生活习惯等方式,不同学生对于奖学金等各种财政援助的使用有差异,但是总体来说,衣食无忧。尽管不同学科的奖学金数额不等,但是维持基本衣食无忧的生活没有问题。
- 接触到最聪明的人:“和聪明人在一起看看世界之巅,虽然只是那么一瞬,也算领略过。”
- 荣耀:在美国很多拿过博士学位的人,一定会在自己的名片上加上Dr.XXX的称谓,这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别人自己的荣誉感。当然你的父母亲戚也会高兴的在邻里之间享受赞誉。
- 移民:爱国小将对于这个话题自然不感冒。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博士学位是一个便捷的移民通道。相比于工作机会的微乎其微,以及H1B抽签的不确定性,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可以更加自由方便的选择其他移民方式,比如EB1或者NIW,这些都是美国政府为了招揽高质量国际人才所作出的举措。上图即为2004至2014十年间美国博士学位授予人的国籍。可以看到大约将近45,000名中国人在此10年间获取博士学位,绝大多数为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这些人当中的大多数都基本通过各种方式完成了身份的转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人的寿命越发的加长起来。多花点时间在校园里,不断丰富知识的边界,本身不是一件坏事。尽管科研领域也有一些潜规则或者阴暗面,但是总体情况与其他各个行业相比较,已经算是文明世界了。从工具理性的角度去看,其实学术研究也是一个职业,而博士阶段就是学徒期,锻炼各种能力,为后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和任何职业一样,你经历了这个阶段后,不一定非要在学术研究这个方向上继续,完全可以转行,所以有些人当这个经历为缓冲和跳板。今天的博士学习过程,既不是18世纪那种学术是贵族的专属游戏,也不是阳春白雪的伟人圣人曲高和寡的小众领域。它仅仅只是一种选择。
我们对于很多事物的判断标准大部分来源于自己和身边人的观察和经验,而对于事物的了解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判断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随着年龄,知识等不断变化。对于博士这种没有接触过的领域,最好还是不要过早下定义去决定喜欢还是讨厌。建议大家更多的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兼容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