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应该操心课外活动吗?
“我们家孩子应该参与哪些课外活动?”“哪些课外活动特别有价值?”“课外活动应该如何规划?”……
这几个问题以及相应的变种是我最长遇到的家长提问,说实话这样的问题我觉得非常难以回答。因为不结合具体案例和预期的空谈课外活动等于耍流氓。大多数家长对于课外活动这个领域,都觉得异常重要。但是,我们来理性的分析下这样的状况背后的因素:
1. 信息不对称
由于孩子的显性成绩容易比较,但是隐性内在特质难以判断,所以很多家长容易把个别案例的成功归结于他/她的课外活动。“张三参与了哈佛模联,所以……”“李四去了非洲支教,所以……”“王五从小练习滑冰,所以……”久而久之,课外活动决定论变成了一种合理的自洽解释。但是,除了课外活动之外,别人家的孩子究竟申请文书讲述的什么故事?老师在推荐信里提及了哪些消息?申请人自己本人是怎么看待这个活动的呢?
2. 媒体的传播机制
媒体追求传播的最大化,所以更加擅长借助于具体某一事件的角度来描述一个成功的明星学生,而忽略了在申请时他/她综合全面多元的展示材料,因为这样的方式更加方便增加点击量。比如,学生A自己参与了大学实验室的研究项目,媒体便非常容易抓住这个角度,去塑造一个天才少年超越年龄的学术积累。而事实上,很可能这个孩子只是去打了酱油。学生B在联合国青年可持续发展论坛发言,所以媒体就塑造了一个意见领袖的模范,而事实上,他只是在论坛分会场介绍团队成果的6个发言人中的一个;媒体有意无意的传播操作,使得缺乏经验的家长把这样的相关性理解为了因果,所以容易产生课外活动好à申请结果好的印象。
3. 机构功利性的目的宣传
国内一些机构更是发现了课外活动这座金矿,组织设计了一系列的所谓“背景提升”计划,早起鸟方案,爬藤之路等噱头的各种方案。让学生去贵州支教,去甘肃捐水窖,去云南考察少数民族风情……这种活动通常有几个共性特点:1.花钱即可参与,对于学生没有考核选拔机制;2.名头和介绍看上去都很高大上,但是仔细分析内容,通常浮于形式;3.参与人数众多,很难差异化。
作为一个本领域的“长者”,我可是见得多了。但事实上,课外活动真的有那么大的价值和作用吗?课外活动真的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让我们结合具体案例和预期来谈课外活动。但是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课外活动在申请时是如何呈现的。
这张图是commonapp通用申请这个网站提供的课外活动描述部分,最多只可以填写10项课外活动。每项活动点开,会具体细问,活动类型,自己在这个活动中的定位或者描述,具体在活动中都做了哪些事,获取了哪些荣誉和认可,以及参与频度的问题。每一个具体活动,大约有20多个单词的空间让学生描述具体都干了什么,或者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无论你是九天揽月,还是五洋捉鳖,都需要在这方寸之间辗转腾挪。另外一个有可能展示课外活动地方,就是文书了。主申请文书一篇,附加申请文书基本一篇或者两篇。然后在这两个最为重要的地方,你确定要连篇累牍去描述你参与的课外活动的细节吗?难道就不考虑其他可能更加有意思的话题了吗?
结合这张commonapp的图,我们可以读出更多的信息,你所见就读的中学,家庭的基本背景信息,你所学的课程,所取得的成绩,标准化考试的分数,课外活动,荣誉奖项,以及申请文书共同构成了你的整体申请的package。同时有这么多的指标需要关注,为何非要偏执的认为其中的课外活动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呢?难道我们不应该关注这个package里面所有的重要信息吗?局部优化的极限也只在于局部特征比较好,然而整个体统的提升,需要全局的考量和优化。
了解了课外活动的表现形式之后,让我们具体分析。
1. 对于TOP 20学校的申请人,课外活动非常重要。因为基本上在成绩分数等硬性指标上这个阶段学校的申请人,难分伯仲,所以大家需要在体现个人兴趣爱好,特长天赋,精神追求,人格素质等方面的课外活动上一较高下。学生需要用心良苦的去思考和设计在有限的时间中,如何分配好精力去参与那些能够最大化提升个人水平的活动。
2. 对于TOP20学校之外的申请人,课外活动重要性一般。由于前20的学校吸引了绝大多数申请人的集中火力,所以,20名之外的学校,大家其实集中比拼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匹配。学校其实不是很关心你具体做的是什么,但是你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来体现出来你真心的热爱这所学校,你真心的想就读于这个学校,以及你能如何最大化的利用这所学校的资源。课外活动之余学生只有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
3. TOP50之外的学校,课外活动基本不怎么重要。这个阶段的学校,需要确保的是你适应能力够强,无论学术上还是生活上可以在学校surviveand thrive生存和成长,以及你有足够的钱来交学费。
我认为好的课外活动需要实现以下几个功能或者具备相应的特征:
1. 脱颖而出
纽约的P同学是一个典型的卓越华裔青年,无与伦比的学术成绩,华裔优秀青年的标配课外活动,学术竞赛,小提琴,义工,游泳……但是,与他一样的优秀华青不在少数。我与他深度沟通交流后,发现其实这个孩子对于政治,公共政策等有独到的见解,遂我强烈推荐他独辟蹊径,选择这个领域进行发展。他随即申请了本区的国会议员的办公室实习,从打陌拜电话筹款竞选开始到街头发放传单普及竞选知识。这样的经历提供给他一个和绝大多数痴迷于数理化的华裔申请人差异化的背景,最终一举斩获哈佛录取。
2. 弥补短板
北京L同学与上面的P同学一样,也是学术奇才,甚至更胜一筹。他总是喜欢一个人冷峻的观察和思考各种学术问题,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父母老师的不停劝说对于他来说只是阶段性的妥协,而后依然横眉冷对千夫指。我针对他的特点,推心置腹的交流,动情晓理,强烈推荐他参与辩论赛,并不断督促建议他保持耐心,培养兴趣。经年累月的折腾后,他终于逐渐的意识到辩论赛的乐趣和好处,并开始积极改变自己的心态和处事方式。随后,他甚至加入了相声社团,利用自己独特的书呆子形象,编排早年受到的各种嘲弄的趣事,一度成为了学校的娱乐巨星。这种极大的反差最容易讲出精彩的故事,不仅造成了戏剧化的对比,更加展现了成长,最终斩获Columbia的Offer。
3. 实现成长
G同学是一个胖胖的上海小女孩,并且对于美食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兴趣。在学校里不温不火的参与着不咸不淡的活动,然而都缺乏亮点。但是她有一个杰出的能力,每次都能把话题往食物和做饭上扯上关系。我敏锐的注意到这个特点后,不断的通过提问递进层次的问题来确定她到底对美食和烹饪有着怎么样的理解和感触,并被她的回答所惊喜。最后,我们决定扩展她的爱好,研究各种食材的流通迁徙背景,发掘不同地区饮食方式背后所关联的社会组织构成,关注不同族群间通过食物折射的生存方式和生活哲学,组织烹饪比赛供同学们互相共享……这个胖胖的女孩发扬光大了吃货的传统,并且将这种精神继续在Duke加以传承。
4. 超凡脱俗
在接触了一些美国当地学生后,我越发的加强了一个印象:这里真有一群敢想敢干的少年英豪,他们的成就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差异让人错愕。有人在DC巴尔的摩组织了4万人参与的政治集会;有人驾驶着一艘改装的老旧破船完成了横渡大西洋;有人成功登顶乞力马扎罗雪山……这种壮举当然也是课外活动,如果真有心力能够完成这样的活动,那我也敬你是个传奇。
数量与质量的永恒矛盾
课外活动的数量与质量是一个永恒的矛盾,因为时间这个资源是最为稀缺的。因为commonapp提供了10项活动,所以很多学生绞尽脑汁去凑够10项课外活动,觉得似乎少填一个,人生就不完整了。而事实上呢?纯属扯淡。课外活动永远的原则是质量重于数量。高质量的参与哪怕那么一项课外活动,从中学习体会成长进步,这种收获比浮光掠影的走马观光10项课外活动更加有价值。
通过我多年的经验和反馈,其实很多时候,录取委员会基本只看课外活动中的前三项。这个很简单,申请人数众多,每人都愿意争奇斗艳,那么最终人的大脑记忆空间有限,他们能够记住你出色的前3项活动,已经很了不起了。这个观点更加得到了不止一所大学的印证。并且,还有一所TOP25的大学招办主任,和我明确的说过,中国学生的EC(课外活动),他们基本只当摆设。相信我,你真的不需要面面俱到。当你自信满满的认为自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同学时,其实这恰恰是你危险的时刻,因为全面发展的另外第一个表述就是没有特点。
放弃追逐高大全,专注做好眼前事
深度的参与,体会,学习和成长是那些“集邮”式参与人难以理解和想象的。一件看似那么普通和平淡的活动,很多时候由于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的有效投入,反而能起到惊人的效果。N同学在和我交流的时候,提到最多的就是MUN模拟联合国。要知道,这个活动是我最为厌恶的活动之一,因为曾经被大量雷同的案例所折磨。我强忍着听完了他的描述,突然发现原来他真的发自内心的热爱并从这个活动中收获了不少,于是我更正了自己的观点。为了更好的帮助到他,以及更全面的了解国际关系的复杂情况,我帮助N同学推荐了一系列的书籍,他耐心下来通读了令人难以下咽的“三大主义”及其各种变体,熟悉了马基雅维利,霍布斯,伍德罗威尔逊,福山等等一系列大师的作品,然后他自学了心理学的很多理论,并通过实际谈判来体会这些理论,最后,我鼓励他频繁订阅和浏览《外交政策》以及各个著名智库的发表报告,最终我被他的经历所折服,同意他申请时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另外一个L同学,喜欢在学校搞模拟法庭,最喜欢的人物是陈有西大律师,对护士长事件表示极大的兴趣。我及时调整他自由散漫的思维,给他推荐阅读一些解释介绍美国最高法院的判例的博客,他遂潜心学习,后期开始直接看legal opinion逐渐对于影响并塑造了当代美国社会民生的若干个判例了如指掌,并有自己独特的分析,对于9个大法官的身世背景更是如数家珍。我终于意识到,这个孩子其实已然在这条路上走了很远很远……不出意料,他们的申请结果分别去了Georgetown和Columbia.这两个案例基本上是两个极端典型,因为他们整个高中期间,基本上只参与了这么一项长期活动,并且为之付出了无限的时间和精力。为了凑够6个课外活动,他们更是绞尽脑汁,但是我仍然为他们高兴,因为我知道,尽管他们只有一件拿得出手的课外活动,但是这个活动已经足够了。一招鲜,吃遍天。当然,有一些活动比如弹钢琴,拉小提琴太平淡,打篮球,练游泳太平常,但是每年仍然有不少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故事进入HYPS。
如果实在没有耀眼的课外活动是不是没希望了呢?
当然不是,我愿意分享几个成功申请名校但是分别都非常缺乏亮眼的课外活动的学生的共性:他们都喜欢阅读。用通俗化的话说,他们是一群书呆子。但是大量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提供给他们一个远超同龄人的思维框架和视野,最终他们的申请文书也更多着眼于内心成长与心灵成熟,通过朴实的文字传达了一种厚重的力量。当然基于大量的阅读基础,他们无心之间还培养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能力:表达能力。总有一种表达能够于平淡无奇之中洞悉天外玄机。一点芝麻大小的琐事,都会在生花妙笔下实现飞跃和突破,比如曾经的山西C同学,结合17岁生日礼物收到的一个剃须刀,就开始描述自己的成长和成熟的反思。这篇佳作联合他并不出众的课外活动以及漂亮的标化成绩成功的进入了Yale大学。
最后,我们回到文章最开始的话题,到底什么样的活动合适呢?
坦率的说,没有对于具体的案例的深入了解和长期观察,我真的不知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同样的一个NB活动,放到不同的人身上,效果完全不同。兴趣,爱好,天赋,视野,精力,能力,心态,机缘,太多因素共同决定了最后的结果。大多数的活动没有好坏高下之分,只有适合匹配之别。而设计和规划合理的活动,更需要长期的接触和交流,以及动态的调节。肺腑之言,绝非鼓弄玄虚。